文档介绍:丝路明珠—喀什喀什是喀什噶尔的简称,意思是“玉石般的地方”,毗邻万山之祖帕米尔高原,北面是天山,东面是塔克拉玛干沙漠,曾是古丝绸之路南线的重镇。早在公元前2世纪张骞通西域时,喀什噶尔就是著名的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疏勒国所在地。在其漫长而独特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喀什噶尔留下不同时期文化的印记,造就了许多古迹与遗址。喀什旅游资源极为丰富,自然景色独特迷人,沙漠旅游、冰川探险、高山旅游等为各国游客所倾慕。喀什历史悠久,有众多的人文景观,闻名遐迩的艾提尕尔清真寺、阿帕克霍加墓(香妃墓)、穆罕默德·喀什噶里墓、玉素甫·哈斯·哈吉甫陵墓、叶尔羌汗朝古迹等景点,集中体现了维吾尔文化和建筑艺术特色。喀什以其浓郁的历史文化、绚丽的民俗风情、独特的人文自然景观,在整个新疆地区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吸引着众多的海内外游客观光游览,以致于人常说:“不到喀什,就不算到新疆".慕士塔格峰相传,慕士塔格峰上住着一位冰山公主,她与住在对面的海拔8116米的世界第二高峰乔格里峰上的雪山王子热恋,凶恶的天王知道后很不高兴,就用神棍劈开了这两座相连的山峰,拆散了冰山公主和雪山王子这一对真挚相爱的情人。冰山公主整天思念雪山王子,她的眼泪不停地涌出,最终流成了道道冰川。天晴时,白雪皑皑的山峰夹带着伸向雪线下的道道冰川,宛若冰川公主飘逸的白裙和长袖。慕士塔格峰巍峨庄严,纯洁高雅,又因为有这样美好的传说,它便被塔吉克族视为纯洁爱情的象征。艾提尕清真寺坐落在市中心的艾提尕广场西侧,是一座典型的伊斯兰寺院建筑。它以其悠久的历史,宏伟的规模和绚丽的民族特色而闻名中外。艾提尕清真寺始建于公元1442年,占地25亩。主要由正门、经堂、礼拜殿和庭院组成。入口的寺门塔楼雄伟辉煌,在造型艺术上为整个建筑群之首。拉库里湖位于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的山脚下,距离喀什191公里,中巴公路从湖畔经过,这里离攀登慕士塔格峰的大本营不远(徒步走或骑骆驼,5小时到达)。“卡拉库里”意为“黑海”,海拔3600米,湖深30米,总面积10平方公里,是一座高山冰蚀冰碛湖。水面映衬着巍峨又神秘的慕士塔格峰,白雪皑皑,山水同色,景色十分迷人。香妃墓位于喀什市东北郊5公里处的浩罕村,是新疆著名的名胜古迹。当地人把香妃墓称为“艾孜牙提”或“浩罕”,也称“阿帕霍加墓”。墓地是一座规模宏丽伊斯兰教墓园。相传是乾隆皇帝最宠爱的皇妃--香妃的墓地,。此墓园始建于明代崇祯年间(公元1640年),其后他的家族也随葬于此,为五代人的墓地。因其中葬有明末清初喀什著名伊斯兰教“依禅派”大师阿帕霍加而得名。盘橐城位于喀什市东南郊多来提巴格路以南,是公元74至91年间东汉名将班超在此驻守长达17年之久的城堡遗址。班超以盘橐城为根据地,抗击西奴,安扶西域,恢复了中央政权对西域的统治,并重新开通了丝绸之路。在原古城遗址上修建了盘橐城,,以班超雕像为中心,36勇士雕像沿神道左右对称,后衬36米长,9米高大型半圆浮雕屏墙,建有大门、古亭、石牌坊、城墙、烽火台建筑。界碑朝向巴基斯坦面中国与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交界地方,是帕米尔高原上的塔什库尔干,就是那冰山来客故事发生的地方。那里是中国最西的国土,在东经75度线上。沿此经线向南,是巴基斯坦和印度的国土。而且从新疆喀什经那里到巴基斯坦的吉尔吉特,也确实也有一条国际公路。中国人称之为中巴国际公路,而国际上将之称作喀拉昆仑公路。塔什库尔干的草原和石头城这是高台民居有专章介绍,不解释。冬冬日的胡杨喀什大巴扎(巴扎是维语集市的意思)喀什市地处喀什噶尔水系形成的洪积--冲积大平原,是新疆塔里木盆地西缘最古老、最富饶的绿洲之一,自古就以“气候和顺,风调雨顺”,“稼穑殷盛,花果繁茂”(大唐西域记)而著称。全市整个地形北高南低,海拔最高点1502米,最低点1264米,城市中心区被克孜勒河与吐曼河环抱,地势高敞,景致优美。附录:喀什,全称“喀什噶尔”,地处东经73°20′--79°57′,北纬35°20′--40°18′之间。东临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依喀喇昆仑山,与西藏阿里地区为邻,西靠帕米尔高原,与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阿富汗、印度接壤,北与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和阿克苏地区相连。;,有维吾尔、汉、回、塔吉克等32个民族,其中维吾尔族占90%,农村人口占80%,辖1市11县,即喀什市、疏附、疏勒、英吉沙、岳普湖、伽师、叶城、莎车、麦盖提、巴楚县和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喀什素有“丝路明珠”之美称,是国务院公布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喀什四季分明,夏无酷署,冬无严寒,℃,年日照时数2652小时,年积温4702℃,年无霜期224天,年降水量150毫米左右。水利资源丰富,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