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乡村教师事迹材料乡村教师事迹材料最美乡村教师XXXX37年如一日山里孩子引路人核心提示XXXX区XXXX镇XXXX教学点教师XXXX,数十年如一日,坚持做密林深处孩子的引路人。他用自己艰辛的劳动托起了孩子们的希望,也用自己的美丽情怀感染着自己的学生,让这个大山深处的教学点教师后继有人。近日,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大型公益活动颁奖典礼上,XXXX获得“最美乡村教师”表彰。“马背”教师双手劈出上学路XXXX区XXXX镇XXXX教学点只是一个中等规模的农村院落,不足500平方米,只有两间教室,11个学生分成4个年级。该教学点始建于1975年,涵盖3个村民组40余户人家。学生们到学校的两条路都有七八公里长,往返需大山陡峭灌木丛生,狭窄多弯。为方便孩子们上学,当年18岁的xxxx硬是用自己的双手,花了近一年时间,砍出了一条5公里长的羊肠小道。为此,他的左手拇指被镰刀砍伤,至今不能弯曲。这条便捷的小道,路程虽然缩短了近3公里,但是其中一段路必须攀藤附葛,小心行走,不然就有摔下悬崖的危险。为缩减路程时间,让自己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在教学上,XXXX年,XXXX和妻子琢磨着买了一匹马,取名为“白龙”。十年的陪伴,‘'白龙”和XXXX每天在熟悉的小道上跋山涉水去上课,风雨无阻。周末,XXXX就带着“白龙"去到家附近的森林公园驮人赚点钱,补贴教学。一次,因下雨路滑,教书心切的XXXX不小心从“白龙”背上摔下来,折断两根肋骨,后被诊断为胸肋骨折。家人心疼地劝说他放弃,可是他坚定地拒绝:为了孩子们有出息,就算豁出我的老命也值得。如今,“白龙”已退休在家,接任它的是6岁的小黄马,XXXX管它叫"黄骋”。XXXX成了罕见的"马背上的老师”,而XXXX教学点也被称为“马背学校”。含辛茹苦只为莘莘学子最初的XXXX教学点利用村保管室改建而成,房屋简陋,四壁透风,特别是冬天,寒风呼啸,孩子们冻红的双手双脚让XXXX看得心疼。为了学生们有一个“正儿八经”的教室,XXXX四处奔波。好在各级政府帮助支持修建了三间“干打垒”结构的教室,才勉强维持了正常的教学秩序,让附近的孩子们有书读。XXXX年秋,一阵大风将学校房顶瓦片全部掀翻,XXXX找到XXXX镇中心学校领导,想方设法筹措经费买了一万块瓦片,在3天内修复了屋顶。如今的教室,是xxxx年9月完工的,在这里,有了砖混结构的教室,窗明几净。xxxx学会了理发、做饭、补衣服、建房子,能让山区孩子吃好、穿暖、来上课就是他的人生目标。对于“马背学校”创始人xxxx来说,最为开心的事情不是获评全国劳模、被特邀参加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现场观礼,而是刚刚修通了一条近10公里、连通教学点的水泥硬化公路。XXXX年凝冻后的大年三十,xxxx区委书记王进江走了3个小时来到这里,临别时问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