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走进有趣的拼音王国《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在低年级,语文课堂上最主要的是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开学已经两个多月,教学拼音已经结束。汉语拼音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识记汉字、学习普通话最有效的工具。然而,汉语拼音内容空洞抽象,对于注重形象思维的一年级小学生而言,实在是枯燥无味。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和新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实际出发,我在拼音教学中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法,努力让拼音教学符合低年级孩子的学习需要和兴趣,并达到较好效果。一、巧用插图,激发兴趣。儿童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于刚入学的孩子来说,离开了具体的感性的东西,是难以进行抽象思维的。在拼音教学中,尽量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直观印象,使拼音字母生动化、形象化,从而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使他们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教材中的彩图编排,图文并茂,直观形象。有利于对学生进行观察、思维、表达等各方面能力的训练。课文中的插图有展现识记材料的特点,用好这些插图能降低识记的难度。教学中我十分注意利用插图表音表形或提示发音方法的特点,来帮助儿童记忆字母的发音和形状。例如教学“e”课文中配有张鹅在水中的倒影图,其鹅的倒影与“e”十分相似。看到图学生脱口而出这是鹅,我便借“鹅”的声音教学生记“e”的读音,又让学生用鹅的倒影记“e”的字形,十分方便而且有效。汉语拼音都是抽象的符号,初入学的儿童又以具体形象思维,不随意注意为主。学生学习这样的内容很容易感到枯燥乏味。教材针对这一矛盾配了很多新颖活泼富有启发性的插图,使抽象的符号在图画的影响下变得具体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获得各种有效的学习方法,故用好插图很重要,确实有利于提高拼音教学效率。二、借助故事,提高兴趣。编说童话故事,将教学内容渗透在故事情节之中,激发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欲望。声调教学中,主要讲清声调符号的形状和四声的读法。我借助编说童话学习四声:有一天,兔妈妈对小兔说:“孩子,你长大了,帮妈妈去市场买菜,好吗?”小兔高兴地答应。到了市场,小兔买了许多东西,背着就往家里跑。一路上,小兔一边欣赏路边的景色,一边高兴的哼着歌“ā——ā——ā”,走在平坦的大道。这时,走到了一个斜坡,小兔有点累了,可想到妈妈还在家里等着呢!就使劲走上坡,嘴里“á——á——á”地喊着加油。没想到,刚过了第一个斜坡,又碰到了另一个陡坡,小兔为难了,“ǎ——ǎ——ǎ”直挠头。这时,熊伯伯推着自行车正准备上坡,看见小兔背着大袋东西在哭着,就帮小兔推着爬上陡坡。小兔高兴得直叫:“à——à——à,谢谢熊伯伯。再见!熊伯伯。”就这样,在故事中学忆。儿歌是一种巩固所学知识的最便捷、最直观的方式,每一个拼音字母都配上儿歌口诀,琅琅上口,易读易记,再加上拍起小手伴奏,很容易记住。象:“噼噼啪?拍起小手念儿歌。小嘴张大a、a、a,嘴巴圆圆o、o、o,嘴巴扁扁e、e、e,牙齿站齐i、i、i,嘴巴突出u、u、u,鱼儿吐泡ü、ü、ü。”“好朋友,排排坐,你挨着我来我挨着你。a在前边,i在后,挨在一起ai、ai、ai,好朋友啊不分离。”这样轻松的学习,孩子们练习了发音,联系孩子们的实际生活,使韵母附予实际的含义。另外,课前我准备好贴有pútao、táozi、cǎoméi、lìzi和lìzhī水果名称盘子,剪贴许多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