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草原》教学设计    【教材剖析】《草原》是一篇写景状物、抒情言志的范文,在本组教材中占重要地位。《草原》这篇访问记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以他亲身的经历和感受记叙了他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时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作者通过对草原景色美和人情美的不断认识这条明线,以及自己情感发展的暗线,表达了蒙古族人民对汉族人民的深情厚谊,充分体现出祖国是各族人民团结友爱的大家庭。【学生分析】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学生可能多数没有去过草原,所以让学生入情入境,领略语言文字的精准则成为教学的重点。【创新设计】本课教学中,我采用带学生旅行的全新方式,将课文内容贯穿整个旅游的过程,寓景于情,情景交融。我大胆放手,以学生为主体、以读为本、以自主发展为灵魂的教学思想,营造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使全体学生在愉快的旅行中主动读书、自觉感悟、主动发展。在教学中我多处采用想象与联想,小记者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从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所有这些,从关注生命的高度,用变化的、动态的、生成的而非静止的、僵化的观点来组织教学,这正所谓的"才以用而日生,思以引而不竭"。【教学目标】 ,让学生感受草原景色美、人情美,受到民族团结友爱情感的熏陶。 ,是感情朗读的极好素材。通过感情朗读的训练可以深化对文章表达情感的体会。 ,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深刻含义。  【重点难点】,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写的生动情景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真正含意。  【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审题引入  师:同学们,请你们闭上眼睛,听老师给你们唱一首歌,好吗?你们一边听一边想,等我唱完之后告诉我你们想到了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好吗? (师唱:我的家乡在内蒙古,那里有条美丽的河。阿拉妈说牛羊满山坡,那是因为菩萨保佑的。蓝蓝的天空白云朵朵,美丽河水泛清波。雄鹰在这里展翅飞过,留下一首动人的歌。) 师:好,请同学们睁开眼睛,谁能说说刚才你想到了什么,又仿佛看到了什么呢? 生:例如河水,牛羊,白云,雄鹰等等师:刚才歌中唱到的就是内蒙古大草原的美丽景色,俗话说“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说的就是内蒙古的大草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3课《草原》。(板书:草原。) 师:这样神奇的地方你们想不想去啊?好,现在老师就与你们一起坐上直通内蒙古的火车,进行一次奇妙的旅行。不过这次旅行有一些特别,不是用脚行走,而是用你的感觉去浏览;不是用眼睛去看,而是用你的心去体会,你们懂了吗?好,现在就开动火车,请同学们坐稳,闭上眼睛,开始我们的感觉之旅! (放轻柔的音乐,教师开始读课文)   一.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师:请同学们睁开眼睛吧,短暂的旅行结束了。那么谁能说说你刚才想到了什么,又仿佛看到了什么呢? 生:草原的天非常晴朗,草原的地到处有牛羊,草原的人们热情好客板书:草原的天,草原的地,草原的人。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