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春潮涌动· 游在钱塘――钱塘江的旅游规划策划书参赛队伍:亲子队组员:杨希伦林婷婷王赵旎 目录一、概况介绍…………………………………………………..P1 二、景区规划…………………………………………………..P3 三、注意事项…………………………………………………..P11 四、感想总结…………………………………………………..P12 1 一、概括介绍“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从古至今,具有“人间天堂”之称的杭州,一直以来都是人们魂牵梦萦、心驰神往的地方。宋代大文豪苏轼曾写过“八月十八潮, 壮观天下无。”, 更是体现了钱塘江的雄伟壮阔。并且从各代的历史文献中, 我们也可以发现, 钱塘江自古以来就是文人游客来杭时必游览的名胜古迹。所以, 为了使杭州更好的屹立在国际舞台上, 打破以西湖旅游景区为中心的杭州旅游发展所受到的制约, 钱塘江旅游景区的开发, 就是我们为开发新型杭州市旅游路线而迫在眉睫的重要手段。为此, 我们组写了一份关于钱塘江旅游景区开发的策划书,希望可以为杭州市旅游规划尽自己的一份力。 1. 背景介绍钱塘江,原名浙江。浙,曲曲折折的意思。它又名渐江、罗刹江、曲江等。全长 605 公里, 流经浙江省 360 公里。其中从安徽街口到浙江省建德市梅城一段称新安江, 水流湍急; 新安江流至桐庐县境汇合分水江后称富春江, 水流平稳, 沿岸景色秀丽; 富春江在肖山与浦阳江相会后称钱塘江。若从钱塘江大桥向远处江口望去, 就会看见见江水像一个反写的‘之’字,所以钱塘江又称之江。值得注意的是,这次我们小组所写的策划书中的钱塘江景区, 上游起于萧山区闻堰镇, 下游北岸至与海宁交界处,南岸至与绍兴交界处,是钱塘江在杭州境内的地段。钱塘江不仅水系发达, 蕴含着丰富的水资源, 在其河道上建起的水电站, 缓解了市区电能的紧张。而且沿岸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旅游资源, 六和塔、白塔、京杭运河、西湖……山清水秀,景色怡人,都是众所周知的旅游胜地。值得一提的是,钱塘江也是越文化的发源地, 千年文化的积淀, 也使江水散发着一股浓墨重彩的书香气息。而闻名天下的钱塘江大潮, 从古至今, 就以它自己的波澜壮阔、雄浑的气势征服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骚客,慕名而来的游客更是数不甚数。可以说, 钱塘江就是一块璞玉, 在历史中静静流淌了几千年, 就等着我们去发现她的美,挖掘出她沉静了几千年的活力。 2 2. 现状分析沉寂了几千年的钱塘江, 最近几年, 人们开始重视她了, 不仅是因为她汹涌澎湃的潮水,更是由于她深藏在河底的柔情。 2012 年, 由杭州市市规划局组织编制的重要规划项目《杭州市钱塘江两岸景观规划》日前获得市政府批复。该规划提出建立钱塘江城市生态景观体系, 构成“一轴、三片、多通道”的生态结构体系。按照此规划项目, 钱塘江两岸将结合沿江自然生态环境, 建立钱塘江城市生态景观体系, 通过滨水绿廊、交通绿廊以及各级公共绿地的保护和建设, 构成“一轴、三片、多通道”的生态结构体系。“一轴”指的是钱塘江生态轴, 包括沿江开放式绿地、滨江公园和滨江生态湿地保护区;“三片”指的是西湖风景名胜区、杭州之江度假区和湘湖风景区;“多通道”指的是滨水绿廊和交通绿廊, 主要包括跨江大桥两侧绿带、城市新中心绿轴和运河滨水绿廊等。市规划局希望通过这样的方法, 力图将钱塘江打造成整个城市的开放景观空间轴, 以后将形成不同功能的城市对外开放。此外,市政府也着力打造钱塘江景区的七大特色,来建造钱塘江的风景规划。即利用河流动力, 促成堤外生态绿洲,还钱塘江以灵气; 引灌上游清水, 形成夹岸水系景观, 使之亲人、宜人; 规划三条平行走廊: 外侧快速车流走廊, 中间社区生活走廊,和沿江风景休闲走廊;发展以钱塘江为共赏空间,形成绿道及蓝道网络; 形成文化旅游中心、商务办公中心和大都市商业中心三核心城市整体格局, 功能明确, 形象鲜明; 形成社区为单元的有机结构、新城市主义的典范; 运用有机衍生模式,围棋战略,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 市政府也开始重视钱塘江景区的开发, 努力将钱塘江打造成杭州市旅游景区开发的中心。 3 3. 大纲总结经过上述对钱塘江的总结分析, 我们组决定对此次对钱塘江景区进行“点、线、面”规划, 即以钱塘江为主轴, 对沿钱塘江分布的旅游景点重新进行细致化的建设, 将多个景点连成一条旅游路线, 由多条旅游路线扩充至一整片系统化的钱塘江景区。再在其中穿插一些独具匠心的活动,将钱塘江打造成一个兼具生态、旅游、文化、生活的具有特色的旅游景区。二、景区规划在钱塘江沿岸, 各种旅游景点星罗棋布, 它们就恰似一颗颗闪耀在空中的明星, 独自散发着自己最耀眼、最璀璨的星光,各色星光交织在一起,才构成了一副繁星闪烁的美景。所以, 我们需要使钱塘江畔的各个旅游景点展现出自己最美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