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典型案例与分析绘红.doc

格式:doc   大小:21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典型案例与分析绘红.doc

上传人:1650986**** 2020/3/31 文件大小:2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典型案例与分析绘红.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典型案例与分析案例:那是一节家常课,上到一半,大家拿起笔做练****突然一个声音高高响起:“赵老师,刘豪杰没带铅笔盒。”那是李楷东的声音,一副告状的样子。大家都停下了手中的笔,转过头望着那位怯生生的男孩子。低年级的孩子就是这样,什么事都喜欢向老师报告,我平静地转向大家问:“一个小朋友来上学,上课了发现没带铅笔盒,他心里会怎么样?”大家七嘴八舌地说他会很着急。我继续问:“而别的小朋友又在这时候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向老师报告,他心里又会怎么样?”大家都觉得这样的话,那位小朋友肯定会更着急了,还会很难过。我接着说:“如果这时候有一位小朋友悄悄地把笔借给她,他心里又会怎么样?”“他一定会很高兴很感激的。”大家一齐说。“那你们认为在这种时候怎么做比较好?”我问。话音刚落,不少孩子都拿出铅笔要递给他。那位男孩如释重负,而那位告状的男孩则是第一个递笔的。这以后,再也没有类似这样的小报告了。不知是因为此后大家都再没忘带东西,还是因为都自行解决了。分析:低年级的孩子事无巨细都喜欢“告状”,究其原因,有的是因为想与老师多说说话表示亲近;有的因为是喜欢管事却又不知道该怎么管;也有的是相互间闹矛盾。告状常常使同学关系变得紧张,使彼此心理上缺乏安全感,从而影响班级良好心理环境的建立。长此以往,很有可能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导致人际交往障碍。反思:面对学生的告状,我们老师的处理方式直接影响学生对此的认识,左右事态的发展。上述案例中,如果老师当众批评那位没带文具盒的男孩,那将会使告状的学生得到一种心理暗示,老师对他的“告状”是默认的,甚至会使他从中得到鼓励,将来会更积极地告状。显然,这会使大家走入一个告状的误区。但如果老师怕学生告状成风,而简单制止,不仅收不到好的效果,也会使学生下不了台。正因为如此,我引导大家将心比心,换一种角度,让大家想想同学有困难时我们该怎么做,既解决了问题又促成了学生间一次互帮互助的行动,并让学生明白有些事可以有更好的解决办法。你能说在这里解决的仅仅是铅笔的问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