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伤寒论98条条文(按课本顺序).doc

格式:doc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伤寒论98条条文(按课本顺序).doc

上传人:分享精品 2016/3/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伤寒论98条条文(按课本顺序).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伤寒论》 98 条必背条文( 课本顺序) 1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1) 2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2) 3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3) 4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12) 5 .太阳病,头痛, 发热,汗出, 恶风,桂枝汤主之。( 13) 6 .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 宜桂枝汤。( 95) 7 .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 卫行脉外, 复发其汗, 荣卫和则愈, 宜桂枝汤。( 53) 8 .病人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54) 9 .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 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 知犯何逆, 随证治之。桂枝本为解肌, 若其人脉浮紧, 发热汗不出者, 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 勿令误也。( 16) 10. 太阳病, 发汗, 遂漏不止, 其人恶风, 小便难,四肢微急, 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20) 11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35) 12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31) 13 .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32) 14 .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33) 15. 太阳中风, 脉浮紧, 发热恶寒, 身疼痛, 不汗出而烦躁者, 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 汗出恶风者, 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 筋惕肉瞤,此为逆也。( 38) 16. 伤寒脉浮缓, 身不疼但重, 乍有轻时, 无少阴证者, 大青龙汤发之。( 39) 17. 伤寒表不解, 心下有水气, 干呕, 发热而咳, 或渴, 或利, 或噎, 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40) 18. 伤寒, 心下有水气, 咳而微喘, 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 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 41) 19. 太阳病, 得之八九日, 如疟状, 发热恶寒, 热多寒少, 其人不呕, 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 此阴阳俱虚, 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 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23) 20 .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 如前法;若形如疟, 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25) 21. 太阳病, 发热恶寒, 热多寒少, 脉微弱者, 此无阳也, 不可发汗, 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27) 22 .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 少少与饮之, 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 小便不利, 微热消渴者, 五苓散主之。( 71) 23. 太阳病不解, 热结膀胱, 其人如狂, 血自下, 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 106 ) 24 .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 以热在下焦, 少腹当硬满, 小便自利者, 下血乃愈, 所以然者, 以太阳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