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9
文档名称:

全县推进实施方案.doc

格式:doc   页数:4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全县推进实施方案.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3/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全县推进实施方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盐仓镇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为进一步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全面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工作, 加快农村公益事业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小组、财政部、农业部关于开展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的通知》( 国农改〔 2008 〕2号)和《贵州省 2009 年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实施方案》(黔农综改〔 2009 〕3 号)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为统领,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针,以“一事一议”为平台,以村庄治理为目标,以合理规划为基础, 以农民自愿为前提, 以农民受益为目的, 以村支两委为依托, 以农民自主建设为主体,以群众满意为标准,围绕农村和谐社会建设这一中心,突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这一主题,逐步建立“政府资助、农民参与、社会支持”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新机制,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二、基本原则。一是农民自愿, 量力而行。“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妥善处理好投工投劳与减轻农民负担的关系,充分考虑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和地方财政的承受能力,重点支持农民需求最迫切、反映最强烈、利益最直接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项目,适当向贫困村倾斜,提高项目效用,使农民直接受益,防止盲目攀比。二是合理规划,突破重点。“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是一项长期性工作,要结合新农村建设以及农村公益性民生工程等做好中短期建设规划, 优先选择受益面大, 工作基础较好、“村 2 支两委”班子得力、群众“一事一议”参与积极性高的村组重点推进、以点带面、示范辐射、连片推进。三是规范管理,阳光操作。建立健全各项制度,确保项目的规划、方案的制定、村民议事表决过程、筹工筹劳、财政奖补项目的申请、奖补资金的使用管理、项目的预算和决算等公开透明、公平公正,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确保工程质量。四是自主建设, 加强指导。“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建设由村支两委具体组织实施,通过群众投工投劳、政府奖励补助物资、相关部门提供技术指导完成。三、盐仓镇基本概况盐仓镇属盐仓县城东大门,距离县城 17公里;镇政府距 326 国道 3公里,东与板底乡接壤,南与炉山镇相连,西与羊街镇相连,西南与草海镇相交。毕盐公路纵穿全境,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条件。镇政府所在地海拔 2300 米,最高海拔(祖安山)为 米,最低海拔(可界河) 1800 米,全镇总面积为 165 平方公里。全镇辖 16 个行政村, 77个村民组,耕地面积 万亩,人均 亩,荒山荒坡及林地 万亩。全镇总人口 29250 人,少数民族 2138 人,占总人口的 % ,是一个汉、彝、苗、白的多民族杂居的乡镇,农民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辖区内有丰富的矿藏资源和旅游资源,现已探明的矿藏资源有煤矿、铁矿、锌矿,旅游资源有万亩天然大草原“百草坪”、“乌江源”、“向天墓”群、“奢香夫人”古驿道。四、奖补政策(一)奖补范围“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范围主要是以村民一事一议筹工筹劳等为基础,目前其它支农资金没有覆盖的“村内户外”道路,水渠(灌溉区支渠以下的斗渠、毛渠)、堰塘、桥涵、小型提灌或排灌站等小型水利 3 设施,环卫设施、文体活动场所以及村容村貌整治等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项目。不得超范围安排非“村内户外”和非公益性的建设项目。(二)奖补方式“一事一议”项目建设的补助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 所需物资原则上由政府予以补助。奖补方式以实物补助为主,所需大宗物资实行政府统一采购。项目所需大宗物资实行县级统一采购和乡镇统一采购的分级采购方式进行,零星用材及工具由镇财政所组织采购。(三)资金来源由上级部门全部安排。(四)奖补资金使用和管理奖补资金的管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由镇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下设一事一议办公室在镇财政所负责管理, 实行专账、专户管理。对乡镇预拨工程项目奖补资金,工程结束后实行镇级报账制。(五)奖补程序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原则实行自下而上、先建后补、奖补同行。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由开展一事一议筹劳的村或村民组提出申请,通过村支两委向乡镇申报,乡镇对村级申报奖补项目的合规性、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初审,报市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审批后,由市综改办根据批准项目的奖补资金额度,按照工程的进度核拨物资(资金),工程完工验收合格后进行清算和决算。(六)建设方式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建设以农民自建为主体,原则上由村支两委具体组织实施,通过群众投工投劳、政府奖励补助物资、相关部门提供技术指导完成。如特殊情况需发包的,则应由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商议决定,采取包工不包料的方式进行,项目建设所需人工费 4 用由村民自行平摊或村集体资金承担,亦可村民和村集体共同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