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雾霾天气成因分析及应对思考.doc

格式:doc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雾霾天气成因分析及应对思考.doc

上传人:分享精品 2016/3/5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雾霾天气成因分析及应对思考.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雾霾天气成因分析及应对思考摘要: 2013 年我国中东部地区先后遭遇多次大范围持续雾霾天气,给人们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本文详细分析了雾霾天气产生的原因及特点, 列举了国外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雾霾影响和治理过程,以及我国近期为防止大气污染已经采取的多项措施, 提出从根本治理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需要在制度上实现保障,从源头上进行防治, 建立长效的协同治理的联动机制。关键词: 雾霾;大气污染;静稳天气;大气气溶胶引言雾霾是秋冬季常见的天气现象。雾和霾虽同为视程障碍物, 但二者之间却有很大差别。雾是空气中的水汽凝结现象, 是自然的天气现象, 和人为污染没有必然联系; 霾是排放到空气中的尘粒、烟粒或盐粒等气溶胶的集合体, 是大气污染所导致。两者可从空气湿度上作出大致判断, 通常在相对湿度大于 90% 时称之为雾, 小于 80% 时称之为霾, 80% ~ 90% 之间则为雾霾混合物[1] 。雾和霾在一天之中可以变换角色, 也可能在同一区域内有些地方是霾有些地方为雾。当雾和霾同时存在,且区域性能见度低于 10 公里的空气普遍浑浊现象被称为“雾霾”天气。由于能见度的降低不仅有“积极”参与的云雾滴的作用, 还有气溶胶粒子的贡献, 且其中的细粒子排放主要来自人类活动, 因此雾霾不是纯粹的自然现象,雾霾天气的出现是气象问题,更是环境问题。 2013 年 1-10 月,我国中东部地区先后遭遇多次大范围持续雾霾天气,其影响范围、持续时间、雾霾强度历史少见。雾霾天气导致空气质量和能见度下降, 造成呼吸系统和过敏等疾病的发病率增加, 高速公路封闭, 航班延误或取消, 给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本文就 2013 年雾霾天气的特点、出现原因、目前对大气污染已经采取的措施,以及未来如何应对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一、 2013 年雾霾天气特点及成因分析(一)雾霾天气特点 2 1. 雾霾日数多雾霾是气象部门的常规观测项目,根据历年的观测资料统计分析显示, 2013 年我国雾霾日数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多,其中 1 月和 10 月的月平均雾霾日数均为 1961 年以来同期最多。 1 月,全国平均雾霾日数为 天,较常年同期偏多 天; 10 月达 天,偏多 天(图 1A 、 1B )。雾霾日数偏多在我国东北、华北、黄淮、江淮等中东部地区最为显著。以省会城市为例, 1 月合肥雾霾日数达 30 天、南京和杭州均为 29 天, 几乎整月都被雾霾笼罩; 北京雾霾日数有 25 天, 较常年同期偏多 天,为 1954 年以来同期最多。图 1A 1961-2013 年1 月全国月平均雾霾日数变化图 1B 1961-2013 年 10 月全国月平均雾霾日数变化 3 与往年比, 在雾霾日数中霾的增加尤为明显。我国年均霾日数为 9天, 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尤其是 2004 年以来增长迅速较快,年均值在 12 ~ 20 天,明显超过常年平均(图 2 );而 2013 年 1-10 月全国平均霾日数已达 26 天。与之相对应的是我国能见度逐年下降,从上世纪 60 年代为近 26 公里,下降至近十年为平均 22 公里左右。图2 1961-2012 年全国年均霾日数变化 2. 覆盖范围广据风云二号气象卫星遥感监测显示, 2013 年 1-10 月,全国有 20 个省(区、市) 出现持续性雾霾。1 月份平均每天雾霾覆盖范围有 万平方公里, 其中 1月 22 日达 222 万平方公里,几乎覆盖了整个中东部地区; 10 月 20-22 日,北方地区出现严重雾霾天气过程,内蒙古东部和东北地区影响范围约 万平方公里,大部地区都为雾霾所覆盖(图 3A 、 3B )。4 图 3A FY-2E 气象卫星 2013 年1月 22 日大雾监测图 5 图 3B FY-2E 气象卫星 2013 年 10月 21 日大雾监测图 3. 强度大 2013 年1月, 在全国 2400 余个气象观测站中, 能见度小于等于 1000 米、 500 米、 200 米的站次数分别达到 8233 站次、 5218 站次和 3374 站次, 分别为近 7 年平均值的 倍、 倍和 倍。环保部门数据显示[2] ,对第一批实施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的 74 个城市监测结果表明, 1 月份总体超标天数达 % ,其中严重污染占 % ,重度污染 % ,中度污染 % ,轻度污染 % ; 的平均超标率为 % , 月均浓度为 130 微克/ 立方米(表示每立方米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含量,值越高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 最大日均值达 766 微克/ 立方米。 10 月份, 总体超标天数为 % , 超标天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