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2 ☆教学目的: 介绍债的含义、特征及其与物权的区别,债的效力,债的分类及意义。☆思考题: 1 、债的概念。 2 、债的分类。 3 、债权与物权的区别。 3 ☆司考重点 1、债的特性:注意债的效力及于第三人的特殊情况。 2、债的特点:物权与债权的区别。 3、债的分类:按份之债与连带之债;特定之债与种类之债、简单之债与选择之债的区分。 4案例: 1 、送奶人误将王某订的奶放入邻居张某家的奶箱中,张某不知所以,取而弃之。张某与王某间是否构成债的关系? 2 、上例中,张某多次取奶用之,后被王某发现,则双方关系如何? 5第一节第一节债债的含义的含义一、债的概念债——是特定当事人之间的请求为特定行为的财产性民事法律关系。债——是按照合同的约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规定,在当时人之间产生的特定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享有权利的是债权人,负有义务的是债务人。 6 债——金钱之债、爱情之债、人情之债、前世之债。权利义务关系、债权与债务、不仅是金钱债务。债的发生原因——从单一的借贷原因,发展到包括: 合同、侵权、不当得利、无因管理、缔约过失、单方允诺、拾得遗失物等。小样的,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7 二、债的特性(一)从社会关系的属性来看,债反映的是动态的财产流转关系。财产与人身、归属与流转。(二)从主体方面来看,债是特定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特定与不特定。(合同法 65条) (三)从客体方面来看,债的客体是债务人的特定行为。给付行为与有形物体。(四)从目的上看,债权需通过债务人的特定行为才能实现。(五)从发生原因来看,债的关系依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而发生。合法违法行为均可引起债的关系,只有合法行为才能引起物权关系。 8 第二节债的要素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 一、主体:双方或多方二、内容:债权与债务三、客体:给付 9 (一)债权债权是债权人享有的请求债务人为特定行为的权利。(1)债权为财产权。(2)债权为请求权。(3)债权为相对权。(4)债权具有相容性。(5)债权具有平等性。(6)债权的存在具有明显的期限性。(7)债权同样具有不可侵性。 10 ☆案例甲将一幅名画出售给乙,并约定一个月后交付。丙知道甲出售名画后,愿出比乙更高的价格购买。甲便将该画卖给丙,并当场交付该画给丙,但丙未付款。此种情况下,下列判断哪些正确? A、乙有权要求丙将该画交付给自己,因为其与甲的买卖合同在先 B 、乙有权要求甲交付该画,甲应当向丙请求返还该画,而丙亦应当返还 C、乙无权要求丙交付该画 D、乙有权要求甲承担违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