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9
文档名称: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详解.ppt

格式:ppt   页数:5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详解.ppt

上传人:s0012230 2016/3/5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详解.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引进西方“坚船利炮”和经济技术的洋务运动失败了。?借助清廷实行政治制度改革的戊戌变法流产了。?“扶清灭洋”的义和团用盲目排外的方式根本无法拯救苦难深重的中华民族。大夜弥天,出路何在? 【思考】第一节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孙中山 20世纪的第一场革命——辛亥革命是如何爆发的? 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1、民族危机的深化?1901 年签订的《辛丑各国和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社会。此后,帝国主义进一步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政治控制,多方扩张在华经济势力。清政府派全权代表庆亲王奕匡力、李鸿章与英、美、俄、德、日、奥、法、意、西、荷、比 11国代表在北京签订了《辛丑条约》?日俄战争: 1904 年至 1905 年,日本和俄国为争夺在华利益在中国东北——满清的“龙兴之地”发生战争。清政府居然宣布“局外中立”,中国领土成为列强厮杀之地。日俄战争中的一处俄军阵地 2、社会矛盾的激化?民众不堪重负: 《辛丑条约》的巨额赔款总数为四亿五千万两,折合成美金,每个中国人各赔美金七毛四。随着清政府财政支出的急剧增加, 苛捐杂税多如牛毛。除此之外,清末十年灾荒频仍,哀鸿遍野。【资料】据当时的报道,捐税之多,连“一盏灯、一斤肉、一瓶酒,无不有税”,“凡民间所用,几乎无物不捐”。捐税名称多达六十来种,居然还有“粪捐”。?民变: 民不聊生的现实激起了晚清最后十年风起云涌的民变,例如: 抗捐抗税、抢米风潮、抢盐骚乱、会党、农民起义、工人罢工、新式学堂的学潮等等。?反满: 满、汉之间族群对立的急剧升级使得清政府统治的合法性危机更趋严重。两百多年前满清入关屠杀汉人(扬州十日、嘉定屠城)的历史记忆迅速恢复。《嘉定屠城纪略》 3、清末“新政”为了挽救统治危机, 1901 年,慈禧在西安以光绪名义下诏变法, “新政”由此开始。从 1901 年下诏变法到 1911 年清朝覆灭,清政府先后施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主要有以下五大方面: (1)编练新军: 1903 年清政府成立练兵处, 1905 年,将全国新军统一编制为 36 镇,以取代八旗﹑绿营湘军、淮军旧军制。但直到清亡为止,全国军队仅编成 26 镇。德式装备的湖北新军(2)司法改革: 1910 年 12 月清廷正式颁布《大清新刑律》,废除了旧律中的种种酷刑,采行近代西方刑法的基本原则,这是中国首部近代刑律。(3)奖励实业: 1903 年清政府设立商部,随即开始订立各种商律、商法。(4)教育改革: ?废科举: 1905 年清政府上谕宣布停罢科举,中国历史上延续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就此废除了。?兴学堂: 到 1909 年,各省先后创办各类新式学堂将近 6万所,学生人数超过 160 万。?派留学: 清政府通令各省选派出洋,鼓励自费留学, 形成 20 世纪初的一次留学热潮。(5)预备立宪?1906 年清廷宣布“筹备立宪”,以此平息朝野上下的立宪吁求,缓解统治危机. 1908 年清廷颁布《钦定宪法大纲》,规定了 9年““预备立宪预备立宪””期。 1905 年,清廷派遣五大臣出洋考察各国宪政,赴欧考察的五大臣及随员在罗马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