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中考的诗词阅读教案(教师).doc

格式:doc   大小:47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考的诗词阅读教案(教师).doc

上传人:xzh051230 2020/4/2 文件大小:4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考的诗词阅读教案(教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考古诗词阅读复****导学案一、教学目标 。,找出相应的复****的对策。 ,掌握答题技巧。二、重点、难点掌握中考诗词考查题目的答题技巧,学会欣赏诗词的内容、特色,感悟其中的思想感情。三、教学意图古诗文阅读考试在近几年的中考语文中一般占5—6分,考查的范围都是在7-9年级要背诵古诗文的28首,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掌握答题技巧,我就设计了这堂课。这是一节复****课,所以范围包括初中1—6册课本中所学的28首古诗文,要让学生认识题型并掌握答题技巧。其次是探究与合作,旨在让学生通过历年的中考题型,一起探究找出中考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最后是指导学生掌握答题技巧并结合练****巩固。所以,探究合作和运用知识性答题技巧是本堂课设计的特点,整个这堂课的结构就分为三大块:认识题型、掌握答题技巧和练****四、教学用具黑板、印制导学案。五、课时设计一课时。六、教学过程(一)近三年中考的古诗词阅读考试题目(2009年百色、桂林市)阅读苏拭的《水调歌头》,完成18-19题。(5分)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起笔不凡。画横线的句子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思?(2分)答:中秋对月,抒发了强烈的思亲之情,对明月的向往之情和对人生的感慨。,历来被认为是中秋词里最好的一首,《苕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你认为这首词为什么会获得如此高的评价?(3分)答:(1)词人借与明月的对话,探讨人生的意义(抒发人生感慨),富有哲理;(2)诗的意境豪放而阔大;(3)情怀乐观而旷达;(4)想象丰富,富有浪漫色彩。(意思相近即可,以上五点答对其中三点即给3分。)(2010年百色市)阅读王维的《使至塞上》,完成17~18题。(6分)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征蓬、归雁”比喻诗人自己,表达了诗人孤独、思乡的感情。(3分)“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就是一幅美妙的图画。请说说这幅画的美是如何表现出来的。①这幅图画具有意境美美。(1分)②美的具体表现:诗句形象生动描绘出壮丽、奇特、别致的塞外风光,动静结合,意境雄浑。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2分)(2011年百色市)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14题。(6分)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统领全篇写景的一个字是①“观”。写景时,先写岛上的②树木百草,次写海面上的③秋风洪波,最后写天空中日月星辰。(3分)“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思想内容并指出其表现手法。思想内容:这四句写出大海的广阔浩大,体现诗人的博大胸怀(2分)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