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高中历史必修知识点整理.doc

格式:doc   大小:694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中历史必修知识点整理.doc

上传人:2024678321 2020/4/2 文件大小:69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中历史必修知识点整理.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高中历史必修知识点整理必修一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一、先秦时期(指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1、分封制:1)概念:分封制又叫封邦建国,周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各诸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承担各种义务。即所谓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2)内容:周王:最高统治/王都镐京/都城王畿/直接驻地同姓:分封主体/富庶之地/战略要地/土地、人口、物资、武装其他:功臣;王族;先代贵族。3)影响:①周人的势力范围扩大;②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巩固了统治;③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2、宗法制(1)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2)内容:周王、诸侯还是卿大夫、士都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度(嫡长子即正妻的第一个儿子;宗法制的核心、特点)。嫡长子为大宗,其他嫡长子的其他兄弟(次子、庶子)为小宗。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如诸侯对于周王为小宗,但在本国为大宗。(3)作用:①确立了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②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国”和“家”密切的结合在一起。3、礼乐制:政治生活准则,实质是:、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2)以神权强化王权(3)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二、秦至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含义:(1)专制主义:决策方式,皇帝个人专制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权力都有独断性和随意性。(2)中央集权:地方政府没有独立性,严格服从中央命令,受制于中央。矛盾:(1)君权与相权(2)中央与地方(一).背景1政治:国家统一;经济:自然经济发展的需要;思想:法家思想与商鞅变法奠定基础。(二).发展历程:(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公元前221—公元前207)秦统一六国的条件;皇帝制度、三公九卿、郡县制。(公元前202—公元23)郡国并行(目的、影响、如何解决)、刺史制度;中外朝。(581—907)三省六部制(内容、决策方式、影响)六部:吏部(官员考核)、户部(户口、赋税)、礼部(国家礼仪制度)、兵部(军政)、邢部(邢法)、工部(工程建设);节度使:地方权力膨胀,形成藩镇割据,削弱了中央集权。(960—1127)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在中央分相权,设参知政事(行政权)、枢密使(军权)、三司使(财权);地方,兵权收归中央,文官任知州,别设通判,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1271—1368)(1368—1840)明初废丞相、权归六部,内阁的出现,清代军机处(三).影响/:(1)有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抵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2)能有效的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生产活动,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3)在统一的社会环境下,有利于民族大融合,有利于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发展和提高,使我国创造出领先于世界的古代文明。:(1)君权专制易形成暴政统治和导致***现象的出现,成为阻碍历史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