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重大隐患治理方案.doc

格式:doc   大小:28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重大隐患治理方案.doc

上传人:282975922 2020/4/4 文件大小:2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重大隐患治理方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精品考试资料---------------------学资学****网-----------------------------------重大隐患治理方案根据主管部门文件要求,为倡导“隐患就是事故”的预防理念,建立公司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长效机制,消除重大事故隐患,防止或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和“预防为主、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全面实施安全标准化管理,减少伤亡事故尤其是控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提高施工从业人员素质,确保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发展制定此方案。一、目标和任务通过隐患排查治理活动,建立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治理事故隐患和薄弱环节,提高本项目部的安全生产管理基础,力争隐患排查覆盖面达100%。,一般事故整改率达100%。,重大事故隐患在整改期限内整改率达100%。通过隐患治理,杜绝一切事故苗头,认真消灭事故隐患,同时举一反三,查找和弥补安全管理和工作中的差错和疏漏,防微杜渐,确保安全生产。釆取的方法及措施二、.班组每天自行摸底调查,掌握底数,登记造册,按照方案要求部署自查自纠工作,提出要求,明确责任。车间每周将组织质生产现场进行检查,对安全工作不重视,整改不到位,仍然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班组责令立即整改,并给予行政处罚。各班组要高度重视专项检查工作,按照方案要求,组织专门人员,安排充足时间,深入施工现场,严格按照检查内容标准,认真细致地进行检查,不留死角、不漏隐患,检查覆盖率要达到100%。对存在一般隐患的可以边施工边限期整改,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要责令其停止进行整改。经复查合格后方可恢复生产。安全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通力配合、团结协作、扎实有效地搞好专项检查工作,不走形式、不走过场,确保安全生产。(一)触电伤害事故安全隐患排查方案触电事故与其他事故比较,其特点是事故的预兆性不直观、不明显,而事故的危害性非常大。当流经人体的电流小于10A六时,人体不会产生危险的病理生理效应;但当流经人体的电流大于10A六时,人体将会产生危险的病理生将会理效应,并随着电流的增大、时间的增长产生心室纤维性颤动,乃至人体窒息(“假死”),在瞬间或在两三分钟内就会夺去人的生命。因此,在保护设施不完备的情况下,人体触电伤害得极易发生的。所以,施工中做好预防工作,发生触电事故时要正确处理,抢救伤者。防触电伤害方法措施1、釆用三级配电二级保护(总配电、分配电、开关箱,以及除在末级开关箱内加装漏电保护外还要在上一级加装级漏电保护器,形成两级保护)。2、对配电箱和开关箱的要求⑴配电箱、开关箱必须是合格的铁皮箱,有门、有锁、有防雨措施。分配电箱与开关箱的距离不能超过30米,开关箱与其控制的固定式用电设备水平距离不超过3米,发生电气及机械故障时,可迅速切断电源,减少事故持续时间。⑵固定式配电箱、。移动式配电箱、,。⑶配电箱、开关箱进出线应由箱底进出,金属箱体必须保护接零,道路要畅通。3、配备必要的劳保品:电工要配备绝缘靴。(二)高空坠落事故安全隐患排查方案施工过程中,高处作业的机会比较多,危险因素多。避免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必须加强监控管理。对职工进行预防高处坠落的技术知识教育,使他们熟悉操作时必须使用的工具和防护用具。同进,在技术上釆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以预防坠洛事故为目标,在施工前制定防范措施,并应在日常安全检查中加以确认。防止高空坠落方法措施1、高处作业(高于工作面2米以上〉时,要系好安全带。2、加大高空作业检查力度,发现问题立即整改。(三)物体打击事故安全隐患排查方案物体打击伤害特别在交叉作业时常有出现。在高处作业的人员对机械运行、物料转接、工具的存放过程中,都必须确保安全,防止物体坠落伤人的事故发生。防止物体打击方法措施1、进入施工现埸必须正确戴好安全帽。2、在进行吊运物料、电焊、气割等作业时,模板、架子拆除必须遵守其下方不得有人操作。.安全操作规程,并应设立警戒标志,专人监护。3、高处作业中所用的物料应该堆放平稳,不可置放在临边或洞口附近。4、作业区周边的安全网、物料提升架的防护要及时安装好,封闭严密。5、禁止在同一垂直面的上下位置作业,否则中间应有隔防护措施。6、按操作规程施工,加强操作人员责任心教育和技术培训。(四)火灾、爆炸事故安全隐患排查方案在生产中,需要用大量的乙炔和氧气,进行焊割,如盛装乙炔和氧气体的钢瓶储存方法不当,使用不规范,也容易发生因气体泄露而产生的气瓶爆炸事故。因此,加强对可燃物的易燃物易爆物品的管理是有效防止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保护员工生命安全,不受损失的有限措施。防止火灾、爆炸方法措施1、严格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