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目录目录 1设备管理系统 、开发背景 、系统调查 44、概念模型设计 87、应用程序设计(前台) 98、应用程序设计(后台) 249、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26第七和第八部分合并,第八部分不是后台,它只是前台的实现语句,后台一般是指数据库部分。合并的方法是每个图下附注对应的代码,并且只要关键性的部分,大量生成的代码(不是你自己写的)不要!参考文献呢?,图和表的标注不规范。赵伟丞修改同,注意包括首行缩进2字符,有些地方我改了,有些没有,,是开发数据库应用系统中最重要的,而且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项工作。需求分析的好坏决定着系统开发的速度,需求分析阶段工作做得越细越好,系统开发的过程就越快。需求分析一般包括了解本系统开发的背景,在信息收集的基础上确定系统开发的可行性,进行业务调查和分析,了解工作流程和用户的功能需求,确定系统开发的总体方案,明确目标系统要达到的目标和系统开发的总体思路及开发所需的时间和资金等。、开发背景设备管理是企、事业单位中的一项主要管理工作,特别是对于企、事业单位的决策者和管理者来说,设备管理工作都是至关重要的,但一直以来人们是使用传统的人工方式管理数据和文档,这种管理方式存在着许多缺点,如:效率低、保密性差,也不够方便、灵活,另外随着设备数量的增加,其管理的工作量也将大大增加,这必然增加了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和劳动强度,同时将产生大量的文件和数据,这给设备信息的查找、更新和维护都带来了不少困难。据调查,目前很多企、事业单位的设备管理依然停留在纸介质的基础上,这样的管理机制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也不能满足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和自动化的要求。随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日渐成熟和计算机应用的普及,计算机已进入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种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必然被以计算机为物质基础的信息管理方式所取代。作为计算机应用的一部分,使用计算机对设备信息进行管理,有着手工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如: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这些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设备管理的工作效率,也是企、事业单位向科学化、正规化管理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开发一套能够为用户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询手段的设备管理系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开发设备管理系统,使用计算机化的设备管理系统可以彻底改变目前设备管理工作的现状,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能够提供更准确、及时、适用、易理解的信息,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工作效率低、信息滞后、资源浪费等问题。而SQLServer2000是一个功能强大而又实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使用它作为系统的后台数据库管理并配合相应的前端开发工具,可以很容易地实现设备管理系统所需的功能。因此,从使用系统所带来的良好效果以及我们目前所掌握的知识和技术来看,开发一个简易而实用的设备管理系统都是可行的。、系统调查本系统以某院校的设备管理作为设计背景,并以此展开业务调查。经过系统调查发现,某设备管理采用的手工管理方式处理数据的能力有限,工作效率低下,不能及时为领导提供所需信息,各种数据得不到充分利用,造成数据的极大浪费。解决这些问题最好的办法是实现设备管理的自动化,用计算机处理代替手工处理。利用计算机应用系统提供的最为友好、最为方便的操作界面轻松地完成数据的跟新、维护、查询、输出和备份与恢复的操作。同时还能极大的提高工作效率,避免手工处理方式中由于工作疏忽而产生的错漏现象,及时地为管理者提供所需的各种信息数据。(1)数据流的描述数据流编号:D01数据流名称:验证信息数据流来源:用户输入与数据库数据流去向:系统判断数据流组成:用户名+密码等数据流量:1000/天高峰流量:3000/天数据流编号:D02数据流名称:登录信息数据流来源:用户输入数据流去向:系统判断数据流组成:用户名+密码等数据流量:1000/天高峰流量:3000/天数据流编号:D03数据流名称:操作信息数据流来源:用户输入数据流去向:系统选择数据流组成:各种功能等数据流量:2000/天高峰流量:50000/天数据流编号:D05数据流名称:操作成功信息数据流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