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乙肝三号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观察.doc

格式:doc   大小:67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乙肝三号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观察.doc

上传人:ttteee8 2020/4/5 文件大小:6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乙肝三号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观察.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乙肝三号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观察湖北中医杂志2000年第3期第22卷临床报道作者:郑晓瑛周大桥周小舟高辉邱梅彭立生徐文军饶伟良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深圳市中医医院518033关键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脾虚湿热挟瘀型;中医药疗法;乙肝三号浸膏颗粒剂摘要:观察乙肝三号浸膏颗粒剂(简称乙肝三号)对慢性乙型肝炎脾虚湿热挟瘀型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发现:乙肝三号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ALT、AST、cG、HA、LN、IV-C,升高ALB(与治疗前比较,),与干扰素组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其对HBeAg、HBV-%、%,与干扰素纽比较无显著差异(P>)o提示:乙肝三号具有改善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症状、降低转氨酶、改善肝脏蛋白质及胶原代谢功能、抑制病毒复制等作用。乙肝三号浸膏颗粒剂系我院研制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中药制剂。笔者观察了乙肝三号治疗67例慢性乙型肝炎脾虚湿热挟瘀型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机理,现报道如下。〜1998年7月在本院肝病专科住院的患者,共97例。其中治疗组(乙肝三号纽)67例,男54例,女13例;±°对照纽•(干扰素组)30例,男24例,女6例;±。以上病例均符合全国第5次传染病与寄生虫会议(北京,1995)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诊断标准[1],及《中医诊断学》有关湿热辨证内容[2]、血瘀证诊断标准[3]和中医虚证参考标准[4]。、体征(胁下疼痛、胁腹痞块、面暗唇青、神疲乏力、食纳减少、脫腹胀满等),分为轻(+)、中()、重()、无(・),四个等级,每个“+”记1分“・”记0分。临床疗效根据上述症状体征治疗前后积分值的变化进行综合评价。临床控制:治疗后积分较治疗前减少〉90%;显效:治疗后积分较治疗前减少70%〜90%;有效:治疗后积分较治疗前减少35%~69%:无效:治疗后积分较治疗前减少<35%。实验室检测指标:血清谷内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赖氏法,仪器为XT-1()00型自动生化分析仪;血淸r球蛋白(r-G),仪器为口本岛津CL700型蛋白电泳仪;HBeAg采用免疫法;HBV-DNA用PCR方法;血淸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IV胶原(IV-C)均采用放射免疫法,试剂盒山上海海军医学研究生物技术中心提供。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采用C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山广东产长茎叶下珠、黄英、白术、桃仁、五味子等11味药组成。其中五味子醇提,叶下珠等水提工艺制成浸膏颗粒剂)每包6g,每次1包,3次/«(«-2bIntronA),300万单位,皮下注射,每周3次。两组疗程均为六个月。3治疗结果3」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参见表1。表1两纽•临床疗效比较n临床控制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治疗纟1**********.,乙肝三号能明显改善慢性乙型肝炎脾虚湿热挟瘀羽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与干扰素纽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