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走近学生,一路风雨,一路收获.doc

格式:doc   大小:41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走近学生,一路风雨,一路收获.doc

上传人:1650986**** 2020/4/5 文件大小:4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走近学生,一路风雨,一路收获.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走近学生,一路风雨,一路收获———争议引出的反思(榆林市靖边县第九小学王娅婷)先让我们看看课堂上的一场争议吧!二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下册)第11页有这样一道题:(○是白色,●是蓝色)按上面的方式穿珠子,从左往右数,第11颗是什么颜色?第18颗呢?第25颗呢?师:想一想,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来解答这道题呢?看看谁的办法最好?生甲:我觉得只要观察图,按顺序数珠子就能解答这道题。从图中一眼就能看出第11颗是白色;再接着画7颗珠子就是第18颗,显然是蓝色;再画7颗是第25颗,可以得出第25颗是蓝色。众生:部分同学表示认可,部分同学沉默。生乙:我不同意甲的意见。因为图上只画了17颗珠子,从第18颗开始图中就看不到了,我们又要画珠子又要数,这样太麻烦。我认为数出每组5个珠子,利用5的乘法口诀就可判断珠子的位置和颜色。如第18颗珠子(3×5=1518-15=3),就是说第18颗珠子是第4组的第3颗,显然是蓝色。众生:点头的同学多了,但还没有全部认可。大家都把眼神投向老师,等待老师表态,教师故意不语,教室出现了片刻的沉默。这时,人群中高高举起一只小手,在空中直摇,看得出他心情迫切,他是丙。生丙:他们的意见我都不同意。(大家向他投去疑惑的目光)从图中可以看出每组的5颗珠子都是两白三蓝排列。既然能想到5的乘法口诀,那么用除法进行计算,采用余数解答这道题不是更好吗?例18÷5=3(组)……3(颗),余数是3,可以得出第18颗是蓝色……他讲得有理,学生们由疑惑转为信服,纷纷点头认可,并且自发地给他热烈鼓掌,时机成熟了。师:你们都认为用除法进行计算最好解答,还有疑义吗?众生:没有。师:开始吧!算算第26颗,第30颗,第38颗,第45颗……分别是什么颜色?教室了鸦雀无声,只有运笔的沙沙声。……争论之后,我在静寂中思索:一例并不起眼的****题,引发了全班学生的学****热情。而在日常教学中对这类问题我们往往一带而过,不做处理,看来这样是不妥当的。身为一名教师,课堂上应该关注学生,走近学生,不应该把这样的环节作为教学的附属品,而应该把它实实在在的落实到教学之中。上面这道****题的教学,有关知识是学生自己发现,理解,掌握的,虽然一路走来,“磕磕碰碰”,但这样开发学生的潜能,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把发现的权利,实践探究的空间,感情体验的机会尽量留给学生,这才真正赋予了课堂以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细细琢磨,我只不过是给了学生“随心所欲”的“自由”,结果创造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看来,学生是金子,只要我们把主动权还给他们,充分发掘他们自身的潜能,允许学生用自己的大脑思考,用自己的嘴巴表达,就能发出思想的光芒。教学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境界。我们应该意识到“小处见大”的道理。在知识教学上不应存在厚此薄彼的现象,否则教学中不会出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整体美现象。引用陶行知先生讴歌的一句话: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可见,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应该渗透在教学的每个角落。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当代社会需要的创造性人才。回顾自己以往的教学,不难发现,在教学中常遇到这样一些孩子:他们天资聪明,活泼可爱,很有数学能力,却少有数学兴趣。问题出在哪里呢?反省一下,应该是教师的教法有了问题:刻板,枯燥的课堂教学方式扼杀了孩子学****数学的热情,也殁灭了孩子的数学才能。反思自己的教学,教法中可能存在这样一些弊端。(1)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