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二力平衡》教学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119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二力平衡》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zbfc1172 2020/4/6 文件大小:1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二力平衡》教学设计.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毕业设计题目:《二力平衡》教学设计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职称:提交日期:目录课题…………………………………………………………………………1摘要…………………………………………………………………………1关键词…………………………………………………………………………1一、教材分析…………………………………………………………………1二、学生特征分析…………………………………………………………2(一)………………………………………………………………………2(二)………………………………………………………………………2(三)………………………………………………………………………2三、教学目标…………………………………………………………2(一)知识与技能……………………………………………………………2(二)过程与方法……………………………………………………………2(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四、教学重点、难点…………………………………………………………3五、教学策略…………………………………………………………………3六、教学用具…………………………………………………………………3七、教学过程…………………………………………………………………3(一)复****导入………………………………………………………………4(二)新课教学………………………………………………………………4(三)巩固练****……………………………………………………8(四)课堂教学小结和延伸……………………………………………………8(五)布置作业………………………………………………………………8八、板书设计…………………………………………………………………8九、教学后记…………………………………………………………………9参考文献………………………………………………………………………10致谢………………………………………………………………………10本人声明………………………………………………………………………10《二力平衡》教学设计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第十二章第六节《二力平衡》。作   者:指导老师:(广西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物理与信息技术系07级物理教育班541001电话**********)[摘要]:本教学设计在新课改的理念下,将初中物理“二力平衡”这节课中抽象难懂的一些典型演示实验内容,在课堂上进行演示。使学生在学****的过程中,既能较好掌握相关的知识,又能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学会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学****兴趣。[关键词]:初中物理二力平衡、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一)程标准对教学内容和要求《新课程标准》指出:探究既是科学学****的目标,又是科学学****的方法。亲身经历以探究学****为主的活动是学生学****科学的主要途径。因此,学法上采取学生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学****的方法、实验探索法、观察法。充分创造机会让学生自主地活动和独立地获取知识。让学生在与他人合作学****和探究活动中,主动提供自己的想法,分享他人的智慧,体验合作学****的愉快。在实验的过程中,采用观察法和归纳法,使学生养成一定的观察能力和一定的归纳概括能力。 通过以上教学活动的安排,我将力求培养学生以下学********惯:善于观察、科学观察、合作与分工、语言表达、信息处理能力、准确记录、提炼与归纳等能力。(二)教学内容的组成成分本节教材从观察实际现象切入,引导学生归纳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进而引申到讨论二力平衡条件是什么,接着通过实验得出二力平衡时力的三要素应满足的条件。在“生活·物理·社会”中安排杂技演员走钢丝的二力平衡的实例。学生不仅要学会相应的物理基础知识和科学探究的方法,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而且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也有相应的提高。所以,在“读一读”栏目中作出了相应示范,并留有余地,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了解数学推理的方法。(三)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节课采用直观感性的“实验法”,并贯穿启发式和讨论式进行教学。知识目标:知道什么是几个力的平衡;知道什么是二力平衡;知道物体在二个力的作用下的运动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能力目标:能分析判断物体所受二力是否是平衡力;能运用二力平衡及二力平衡条件的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他们上进心强,学****态度端正,有良好的学********惯,但是缺乏一定的探索研究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理论分析和推理判断来获得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当然在此过程仍需以一些感性认识作为依托,可以借助实验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