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主动脉夹层.doc

格式:doc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主动脉夹层.doc

上传人:分享精品 2016/3/6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主动脉夹层.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ESC2014 主动脉疾病诊疗指南 2016-01-16 19:17 来源:丁香园作者:王鹏字体大小-|+ 欧洲心脏病学会( ESC )于 2014 年更新了主动脉疾病指南, 并在 2014ESC 会议期间再次推荐了这一指南。现概述该指南要点。一、前言本指南专家组全面回顾了已往的研究成果, 并结合最新研究数据对旧指南进行了修正、升级。 ESC 委员会力求在新指南中提供全面、详细、具体的主动脉疾病内容, 同时切实有效的指导临床治疗实践。文中涉及到的证据效力及指南推荐内容等级, 具体内容请见 ACC/AHA 成人稳定型缺血心脏病指南更新。二、主动脉解剖学结构首先,我们有必要了解主动脉的解剖学结构。详见下图。以横膈膜为界,主动脉被分为胸主动脉与腹主动脉。主动脉壁组织可分为 3 层,分别是由内皮细胞覆盖的血管内膜组织, 富含血管平滑肌、层状弹性纤维及胶原纤维的血管中膜以及由胶原、血管滋养血管、淋巴管组成的血管外膜。作为血管, 主动脉具有循环通路的作用。另一方面, 通过位于主动脉弓与升主动脉处的压力感受器, 主动脉可以起到调节体循环血管阻力与心率的作用。主动脉压力升高引起体循环血管阻力与心率的降低,而降低会升高体循环血管阻力与心率。主动脉在心脏舒张期扮演着「二级血泵」的功能,即 Windkessel 效应。这项功能对于诸如冠脉灌注等在内的多项心血管活动具有重要意义。正常成年人的主动脉直径不超过 40 mm ,且随着下行逐渐变小。包括年龄、性别、体型及血压在内的多种因素都可以影响主动脉直径。一般来说, 男性每 10 年主动脉直径扩张 mm , 女性为 mm 。这种生理性扩张造成脉压升高, 机制或与胶原/ 弹性纤维比例有关。最新研究证明体育锻炼对于主动脉根部重构的影响十分有限,其影响上限为男性 40 mm , 女性 34 mm 。三、评估主动脉病变 1. 临床体检虽然临床上, 主动脉病变多数情况下无显著症状, 但是若患者出现以下症状, 临床医生应考虑主动脉疾病的可能性。(1) 胸部或腹部深部急性疼痛或悸动, 伴背部、臀部、腹股沟或腿部放射痛, 患者或有「破裂感」。应考虑主动脉夹层( AD )或急性主动脉综合征( AAS )。(2 )咳嗽、气短、吞咽疼痛或吞咽困难。应考虑胸主动脉瘤( TAA )。(3 )持续或短暂性腹部疼痛、腹部不适,腹部搏动感或少量进食后出现饱食感。应考虑腹主动脉瘤( AAA )。(4 )卒中、短暂性脑缺血或跛行。或为考虑主动脉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继发症状。(5 )快速进展的主动脉病变或引起左喉返神经麻痹,造成患者声音嘶哑。事实上, 临床医生有时可以仅凭一些腹部或胸部的明显症状( 听诊、问诊) 判断患者是否存在主动脉病变。另外,临床医生应关注患者双上肢血压是否有差异,并掌握患者脉搏情况。 2. 实验室检查基础实验室检查包括患者心血管风险因素。虽然实验室检查在确诊急性主动脉病变方面贡献不大,但是我们仍然可以通过生物标记物检查辅助影像学检查。 3. 影像学检查临床医生主要依靠各种影像学手段诊断主动脉病变, 包括经胸壁超声心动图( TTE )、食管超声心动图( TOE )、 CT、 MRI 及主动脉造影术在内的诸多方法都可以应用于主动脉病变检测, 表一给出了常用影像学手段的主动脉疾病诊断方面的长处及不足。表一优势/ 劣势 TTE TO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