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十九、动脉血压的测量方法、测量时听到的声音及其意义.doc

格式:doc   大小:17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十九、动脉血压的测量方法、测量时听到的声音及其意义.doc

上传人:dsjy2351 2020/4/7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十九、动脉血压的测量方法、测量时听到的声音及其意义.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在临床上常采用听诊法间接测量肱动脉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按照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高血压学会Bailey和Bauer所确定的下列指导方针测量血压,将有助于减少测量血压错误的发生:(一)减少测血压时的生理变化,测血压时应在安静温暖的房间进行,确保患者短时间内没有进食、吸烟、饮用咖啡或膀胱充盈,并向患者解释测血压的方法以减少患者的焦虑感。(二)病人取坐位时背部应靠在椅背上,双腿不要交叉,足要放平。无论患者是坐位还是仰卧位,上肢的中点都应位于心脏水平的位置,摆好姿势后静息5分钟。(三)尽可能使用水银血压计,如果使用无液面式血压计,应在测血压开始和结束后检查指针是否位于0位,避免一些小杂物将指针卡在0位,并且每6个月对无液面血压计校准一次;将水银血压计的中部和无液面血压计的表盘平对眼睛。(四)袖带的气囊应能环绕上臂的80%和小孩上臂的100%,宽度应覆盖上臂的40%。(五)袖带应舒适地缚在患者裸露的上臂肘上一英寸,将气囊置于肱动脉上方,当充气时可通过触摸肱动脉的搏动获取收缩压的估计值,在测到收缩压时搏动将消失。(六)将听诊头置于袖带下缘的动脉上,迅速充气使袖带达到按脉搏所估计的血压值上20~30mmHg(~),然后打开放气阀,使气囊以每秒钟2~3mmHg(~)的速度放气。(七)注意第一个声音的出现(korotkoffⅠ期),何时出现变音(Ⅳ期)以及何时声音消失,当听到korotkoff声音时,应以每搏动2mmHg()的速度放气。(八)当听到最后一声korotkoff声音时,应继续缓慢放气达到10mmHg()以查明是否存在听诊间隙,然后快速放气。(九)分别在korotkoff的Ⅰ期和Ⅴ期记录收缩压和舒张压,无论是收缩压还是舒张压,均应记录其上限,如korotkoffⅠ期在116~118Hmmg(~)之间,应记录为118mmHg()。声音在接近0点时才消失的***,还应记录Ⅳ期血压。(十)休息至少30s后,再重复测量同侧或对侧上肢的血压,并将两次的数值加以平均。(十一)所有参加间接血压测量的工作人员应经过上述技术的正规训练,并进行周期性强化。大约二百多年以前,有人将马的颈部切开,在马的颈动脉中插入一根管,将这根管与一根长的垂直的玻璃管相连,,说明动脉中的血液具有相当大的压力,这种压力称为血压(动脉血压)。1854年Vierordt设计了第一个动脉血压计,i始将袖带式间接测量血压计应用于临床。1905年Korotkoff命名了血压听诊的四个音以表达收缩压与舒张压,形成了能够推广应用的听诊测压法。按照Korotkoff分期法,当袖带压力高于收缩压时,压迫阻塞的血管段无血流,听不到任何声音;当袖带压力低于收缩压,被压迫阻塞的血管段有血流突入时产生湍流,可听到的第一次声响时,此时***柱高度的刻度为收缩压(第一期);随着袖带压力降低,***柱逐渐下降,被压迫阻塞的血管段血流逐渐增加,湍流逐渐增强,声音逐渐加强(第二期);被压迫阻塞的血管段的血流量逐渐增加,但血管内径仍不规则,血液的湍流增加而出现吹风样杂音(第三期);随着袖带压力降低接近舒张压,血管壁形状的改变减小,湍流减弱,声音突然变小而低沉(第四期);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