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世界地球日的由来“世界地球日”即每年的4月22日,是一项世界性的环境保护运动。世界地球日1970年4月22日,在美国民主党参议员盖洛德·尼尔森(GaylordNelson)和哈佛大学学生丹尼斯·海斯的倡议和组织下,美国数十万群众参与了的“地球日”这个重要的活动,呼吁创造一个清洁、简单、和平的生活环境。作为现代环保运动的开端,“地球日”活动推动了多个国家环境法规的建立。联大确认“世界地球日”2009年4月22日,第63届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决议,决定将今后每年的4月22日定为“世界地球日”。地球之旗地球之旗的主要图案是美国国家航空暨太空总署的阿波罗17号飞船在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蓝色弹珠》,放置在深蓝色的背景上,它是由约翰·麦克尼尔于1969年为首届地球日活动设计的,现在这面旗帜是环境保护运动的象征。 地球日标志 世界地球日的标志是白色背景上绿色的希腊字母Θ。今年是第47个地球日,主题是: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倡导绿色简约生活。我们的地球正在生病(一)全球气候变暖(二)臭氧层的耗损与破坏(三)生物多样性减少(四)酸雨蔓延(五)森林锐减(六)土地荒漠化(七)大气污染(八)水污染(九)海洋污染(十)危险性废物越境转移全球十大环境问题温室效应臭痒层的破坏有关学者估计,世界上每年至少有5万种生物物种灭绝,平均每天灭绝的物种达140个,估计到21世纪初,全世界野生生物的损失可达其总数的15%~30%。在中国,由于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压力,对生物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破坏,生物多样性所遭受的损失也非常严重,大约已有200个物种已经灭绝;估计约有5000种植物在近年内已处于濒危状态,这些约占中国高等植物总数的20%;大约还有398种脊椎动物也处在濒危状态,%左右。因此,保护和拯救生物多样性以及这些生物赖以生存的生活条件,同样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生物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