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大浪淘沙读苏轼-初中作文.docx

格式:docx   大小:22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大浪淘沙读苏轼-初中作文.docx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2020/4/8 文件大小:2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大浪淘沙读苏轼-初中作文.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大浪淘沙读苏轼遥望大宋朝古道上站立的圣贤之人,不论皇帝统治的江山起起伏伏,宋朝还是以重视鸿儒和文人墨而著名,虽然文人难以避免卷入政治漩涡,但遭受致命打击的为数不多。且理学发达,谈禅盛行,整个文人环境比较宽松,宋代文人多为智者、学者加才子型,文人们个个都是春风得意精彩秀发,因为他们生在了一个重视文人的开明时代,宋朝文人墨客的领军人物当属苏轼前辈和辛弃疾前辈二人。苏轼前辈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市人,在二十一岁时,得到了当时鸿儒欧阳修的赏识,与弟苏辙高中同榜进士,从此“三苏”以文名而显赫于宋朝,“三苏”以苏轼前辈的名气最大,他是中国北宋文豪,“唐宋八大家”之首,是欧阳修之后宋代文坛的又一宗师。苏前辈他具有超人的禀赋和旷达豪爽的性格,这些与他具有高境界的儒、释、道有关。虽然唐宋都是大中华诗词的国度,而苏前辈一改唐诗蕴籍(诗中有景,景外含情,含而不露)的风格,而是”以文为诗,上升到了“眼前景致口头语”之大境界,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又与陆游并称苏陆;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现存诗3900余首,代表作品有《水调歌头·中秋》、《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堪称哲理诗、禅诗之上乘之作,看惯了唐诗的看客读到他的诗作有耳目一新之感觉。苏前辈的散文作品,后世评价说盖过了他的诗词,无论是《范增论》、《贾谊论》、《晁错论》,还是文中小品《放鹤亭记》、《喜雨亭论》、《石钟山记》,或是小赋《前赤壁赋》、《后赤壁赋》,都是大中华古代散文之精品之作。苏轼前辈在《文论》中不无得意地自喻才学:“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其他,虽吾亦不能知也”,非自夸也。清代大文豪赵翼评苏诗:“大概才思横溢,触处生春。胸中诗卷万富,又足供其左旋右抽,无不如志。其尤不可及者,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梨,快如并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此所以续李杜后为一大家也。”苏前辈在词作中,不仅一改晚唐五代之柔媚之词风,而且内容表达更为广阔丰富。如《念奴娇·赤壁怀古》即是其代表作。金代大文豪元好问评苏诗文:“自东坡一出,性情之外,不知有文字。”当然宋代辛弃疾等人在豪放诗的开拓上也有建树,他们丰富了宋词的风格与境界。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前辈在《人间词话》中评曰:“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苏辛实在是宋词之将帅也。《题西林壁》是苏前辈七绝诗之代表作,“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诗人借助庐山的形象,用“眼前景致口头语”,深入浅出亲切自然耐人寻味地禅发出一首哲理诗。由于诗人具有高超的绘画才能,所以他具备了观察境界高人一筹的能力,别人看山只是山,而他看山可联想到山脉,看山能想到遥望、近观、高瞰、低赏不同的观察角度,所以能写出庐山移步换景千姿百态的绚丽风光。前面两句诗写的是横看看到庐山雄壮的山势,侧看看到庐山山峰的险峻。高瞰看到庐山峰峦起伏似蛇舞,近赏看到庐山飞瀑、清潭、石拱、寺庙、亭台楼阁、深壑之景。后面两句诗里面就蕴涵着一条哲理,你看不到庐山的整个面貌,就是你站的位置局限了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