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浅谈经济案件查处中的几点体会.doc.doc

格式:doc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浅谈经济案件查处中的几点体会.doc.doc

上传人:crh53719 2016/3/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浅谈经济案件查处中的几点体会.doc.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浅谈经济案件查处中的几点体会在纪检监察机关查办的案件中经济类案件占有相对较大的比例, 而经济案件又是大、要案中查处相对较多的, 要做好经济类案件的检查工作, 就必须要具备一定的财会知识, 才能做到手到擒来。笔者就经济类案件的查处工作谈谈个人肤浅的体会。一、突出外围调查, 掌握第一手资料在纪检监察机关案件检查的第一步就是信访初核。每当出现属经济类信访举报件时,首先要做认真细致的分析, 研究该举报反映的问题是否真实, 在确定其真实性的基础上,就举报反映的问题中的“含金量”进行外围调查。第一, 查找与之有经济往来的单位、个人。 2004 年我县纪委在查处某局级主要领导一案中, 首先就其举报信中所反映的问题进行初核, 但进展缓慢, 收效慎微, 当时社会上的舆论较大。县纪委主要领导顶住压力, 当即立断, 组织精干的调查组实施外围调查。采取迂回的办法, 对其原任职的统计局进行财务检查。发现在其担任统计局局长期间, 骗取上级房屋修理费拨款, 通过农调队的帐户, 在往来科目中转移资金 4 万元组织私分。针对这一情况, 为扩大战果, 调查组根据领导的指示, 对其在调离统计局前四年的财务进行检查, 发现该单位设有三套帐, 在每套帐上都出现会议费支出有异常的情况, 调查组适时的展开外围调查, 发现了该单位利用餐费发票在会议费中套取现金私设小金库,组织私分和请客送礼的违纪事实。第二, 查找近年执纪执法部门的处理结果。在查办经济类案件中, 有部分违纪违法人员抱着侥幸的心理蒙混过关, 心里总是想着, 你能查出我的问题是你的本事。查不出问题就是我应该得到的“报酬”。笔者在 2003 年带领办案组就查处这样一个案件。县农业局下属一个畜医站站长吴某, 在 2002 年被检察机关以***本单位银行存款利息被立案侦察, 2003 年案件移送县纪委进行组织处理时, 我们对该处理结论进行认真分析, 并对相关问题进行核实, 发现其有挪用国家专项资金为个人搞商业保险问题, 调查组通过组织程序查阅该单位的银行存款, 发现吴某利用国家扶持该乡的畜牧草场事业费 万元为个人搞保险的违纪行为。在铁的事实面前, 吴某不得不承认自己的错误,并加重了对其的纪律处分。第三, 查找相关的知情人, 使案件检查少走弯路。首先在不影响案件检查和保密基础止,先圈定知情人,对其晓知以理,动之以情,讲明政策,做好说服动员工作, 消除思想顾虑。 2004 年在查办统计局套取现金私设小金库的案件中, 我们就是采取先做好该单位的知情人刘某的思想工作, 并将违法违纪的严重性,主动配合组织调查和抗拒组织调查的利害关系讲明, 采取异地谈话的方式经过 2天2 夜的较量, 刘某终于交出了原单位领导利用餐费发票套取现金 4 万余元私设小金库的记录本, 为案件的突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二、周密布署,步步为营在掌握了一定的证据之后, 要主动出击, 查封单位的所有财务资料和帐册, 组织财务知识较熟悉的同志进行帐册的查阅, 常言道: 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查帐也是同样的道理。首先要摸清该单位的主要收入和支出的资金运作情况,在清查帐务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发现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帐外收支两抵”, 其特点是每笔帐外收支之间相互独立, 互不牵连, 而调查人员每次只能发现一个局部。 2002 年在一次案件检查中, 发现一基层工商所收取某企业“赞助费”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