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织金五小“十二五”教师校本研修规划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努力打造一支结构合理、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勇于创新、充满活力、适合学校特色发展需求的教师团队,是我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近年来,学校以校本研修为抓手,立足教研,聚焦课堂,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益,努力构建切合学校实际的校本研修机制,进一步推进校本研修工作,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一. 现状分析(一)师资队伍: 学校拥有一支稳定的、具有一定专业水准教师队伍。在编教师 93人,教师学历全部达标,其中本科学历 22人(不包括在读) ,占教师总数的 24% ;市级骨干教师 2 人、县级骨干教师 7 人,占教师数的 % ,小学高级教师 46 人,占教师数的 49% ; 45岁以上的教师 7人,平均年龄 32岁;其中正处于年龄最佳, 工作正出成绩时期的中青年教师占教师数 80% ,在学校各个岗位挑起了重担。学校教师群体的年龄、学科、专业发展结构比较合理,人才发展空间较宽。教师热爱教育,能认真履行岗位职责, 热爱学生,乐于奉献,团结互助,民主管理意识强。(二)校本研修优势: 学校对校本研修工作高度重视,每学年都能认真制定学校及教师个人的校本研修工作计划,有条不紊地执行,以计划达成度考核教师研修的成效,已成为学校的常态。以校为本的教学研修机制在逐渐完善,研修内容在不断丰富,研修形式也趋向多元, 已逐步形成了基于制度化、课堂教学改进计划、信息技术网络平台、课题研究等多个研修平台的校本研修,教师的专业水平也在研修活动中不断提升。(1)制定相关制度,落实校本研修学校相继推出了《教师教育教学日常规范》、《教职工基本工作考核条例》、《教师专业发展考评实施细则》、《教师职业道德考核细则》《教师师德修养学习考勤及考核方法》等制度文本,对教师的师德修养、专业知识和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保证了校本研修的落实,定时进行检查、考核、反馈,帮助教师进一步反思和改进。(2 )建立多元化的校本培训模式,调动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我校的校本培训模式灵活多样,已形成了校级、教研组、等不同层次和不同目标要求的多样化的研修形式。学校通过组织教师参加培训、校际交流、专家指导、教研组主讲制、教学展示、教学竞赛、观课评课、案例研究、读书交流等活动,有效调动了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师教育教学的能力,促进了学校优质教育资源利用的最大化。(3)开展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的提高是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多年来,学校一直坚持“以课题为引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研修模式,形成了把培训活动与教学研究活动相结合,以学校课题为引领,以日常课堂教学研究为载体,以骨干教师、教研组长为主要负责人,人人参与课题研究的格局。(4)发挥骨干引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学校已基本形成市、县、校三级骨干梯队,学校为骨干教师提供一切机会,激励他们加强学习与研究,进一步提升自己, 尽快成为新课程改革的带头人。同时,学校也充分发挥骨干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上示范课、开设讲座、课题研究、师徒带教等来带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问题: (1 )教师个体发展目标与学校发展目标需要进一步融合。教师发展还显不够平衡,特色教师、品牌教师明显不足。(2 )教师的学历层次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学校必须鼓励这些教师争取尽早达到本科学历。同时,学校还要鼓励其他教师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