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施工组织设计 1. 编制说明 编制依据 铁道第五设计院东北分院的设计文件 承包合同 现场施工调查 国家、铁道部、铁路局有关法令、法规及规定, 现行新建及既有线铁路工程设计,施工技术规范、标准、定额、技术规程、质量验收评定标准。 . 5 在铁路工程特别是既有营业线改造工程施工中的经验及人员,设备等资源情况。 编制原则 遵循嫩林线道口平改立工程设计文件的原则。严格按中标通知书、施工承包合同要求的工期、质量、安全、环保、文明施工等目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使建设单位的各项要求均得到有效保证。 遵循设计文件的原则。在编制施组时, 认真阅读核对所获得的技术设计文件资料, 了解设计意图,掌握现场情况,严格按设计资料和设计原则编制施组,满足设计标准和功能要求。 全面推行标准化管理的原则。按铁道部“关于推进建设单位标准化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铁建设[2008]45 号)文、铁道部《铁路建设项目标准化管理指导意见》、《铁路建设项目标准化管理体系》要求, 在项目建设期间全面推行标准化管理。切实做到管理制度标准化, 人员配备标准化, 现场管理标准化和过程控制标准化。 全面落实“四化”支撑管理的原则。全面落实“施工生产能工厂化则工厂化,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的原则; 分专业按工作面配备成套机械设备, 以高标准机械化程度提高工效;对房建、站场等工程,按专业化组织施工;坚持“统一部署、统一指挥、统一行动”的原则,大力开展施工现场信息系统建设。达到“工厂化、机械化、专业化、信息化”的各项要求, 支撑标准化管理的实施。 全面实现架子队管理模式的原则。按照铁道部及招标人的要求, 根据工程实施的需要, 组建小型化、专业化的施工队。加强对“施工队”的管理、设置劳务管理机构和人员、培训使用劳务作业人员,全面实现施工队用工管理模式。 贯彻“统筹安排、科学组织, 重点先行、分段展开, 均衡生产,有序推进”的组织原则。 建设和谐铁路的原则。环境、水体得到有效保护, 遵守法律法规, 尊重当地的民风民俗, 与社会和谐相容,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干线铁路,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遵循“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确保质量”的原则。充分考虑施工项目性质、施工环境及招标文件对质量、安全要求, 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安排各项施工活动和设备配置, 并严格按照招标文件要求采用的施工规范、标准、安全操作规程, 从制度、管理、方案、资源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施工质量及安全。 . 坚持按项目法管理的原则。通过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设计单位协作, 综合运用人员、机械、物资、资金和信息, 实现质量和造价在保证安全和工期前提下的最佳组合。 . 整体推进,均衡生产,确保总工期的原则。 . 保证重点,突破难点,质量至上的原则。 . 保持施组设计严肃性与动态控制相结合的原则。 . 强化组织指挥,加强管理,保工期、保质量、保安全。 . 优化资源配置,实行动态管理。 . 重视生态环境,遵循施工生产与环境保护同步规划,同步建设, 同步发展的原则。在施工期间及竣工通车后保证不发生水土流失,保证不破坏当地环境。贯彻执行国家和当地政府的方针政策, 遵守法律法规,尊重当地的民风民俗。 . 遵循贯标机制的原则。确保质量、安全、环境三体系在本项目工程施工中自始至终得到有效运行。 . 快速施工原则,确保施工机械配套合理、先进,能满足机械化、专业化施工。 . 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坚持施工技术先进、施工方案可行、重信誉守合同、施工组织科学合理、按期优质安全高效、不留后患。施组编制做到施工总体部署和分项工程施工组织相结合, 高新技术与既有技术相结合, 使施组具有重点突出、内容全面、思路清晰的特点。 编制范围嫩林线道口平改立工程设计范围内的 K446+685 预应力混凝土人行天桥,主要内容包括:新建跨线人行天桥及两侧引梯、铁路通信、铁路信号光电缆移设和过度等。 2. 主要规范和标准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G D60-2004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G D62-2004 《公路桥涵地基及基础设计规范》 JTG D63-2007 《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 JTG/TB02-01-2008 《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 JTG/TB07-01-2006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