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吉林省历史中考试试卷(II)卷一、选择题(共25题;共50分)1.(2分)“中华开定蚩尤乱。”文中“轩辕”指的()                2.(2分)“民主制度”一直是人类的不懈追求。下列制度中最能体现出民主精神的是()                3.(2分)假如你是距今约七千年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下列生活中不可能出现的是()A.    B.    C.    D.    4.(2分)“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与“诸侯”的产生相关的制度是()                5.(2分)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进行课题研究,列出的关键词是“黄河流域、半地穴式房屋、粟”。请你判断他们研究的是哪一原始人群()                6.(2分)我国青铜器最早出现在()                7.(2分)《书•洪范》记载:“武王既胜殷,邦诸侯”。这体现了武王推行的制度是()                8.(2分)《尚书》中记载道:“惟殷先人,有典有册”,当时人们使用的文字主要是()                9.(2分)春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时期之一,它得名于孔子编修的鲁国史书《春秋》。春秋开始的标志是()                10.(2分)作为一个时期的名称,“战国”因战争众多、争夺激烈而得名。这一时期的著名战役不包括()                11.(2分)公元前221年,蒙恬被封为将军,后因破齐有功被拜为内史(秦朝京城的最高行政长官)。这主要得益于商鞅变法规定()        ,允许自由买卖        12.(2分)春秋时期,新旧制度更替,社会发生大变革,其根本原因是()                13.(2分)都江堰是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下列关于都江堰的说法,正确的是()①修建于大禹治水时期  ②由李冰父子主持 ③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④至今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4.(2分)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百家争鸣”学术繁荣局面的最重要的原因是()                15.(2分)在已出土的秦朝文物中,一块“秦砖”的砖文(如图)有这样记载: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践此万岁。解读、分析该文物承载的历史信息,从中我们所能获得的最主要信息是:历史上的秦朝——(),人口众多    ,中央集权    ,赋税繁重    ,文字统一    16.(2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是对哪一工程的评价()                17.(2分)下列属于推翻秦王朝残暴统治的是()、吴广领导的起义军            、项羽领导的农民军    18.(2分)我国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出现在()                19.(2分)下列两幅图分别反映了秦始皇和汉武帝在思想文化方面采取的不同措施,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坑儒谷                                    20.(2分)唐代诗人章碣有咏史诗云:“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诗中提到的历史事件是(),焚书坑儒    ,独尊儒术    ,刘项文盲    ,秦末起义    21.(2分)中华民族具有“和为贵”“亲仁善仁”的文化传统。先秦时期,提出“仁”“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家是()                22.(2分)历史上的文景之治出现在()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