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 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思考张培莉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团委摘要素质教育的提出标志着我国教育思想的大飞跃、大提高。第一临床医学院制定了《素质教育规划》并认真实施, 在规划实施两年之际, 认真总结、回顾、反思, 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关键词素质教育创新发展高等临床医学教育应当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为宗旨,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为灵魂,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来造就全面发展的临床医学人才。第一临床医学院确立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办学理念,提出了以素质教育为根本、以专业学习为重点,以创新能力为核心,以社会实践为纽带, 培养基础厚、复合型、创新型、国际化临床专业人才为目标的素质教育观念。 1 全面把握素质教育的内涵谈到素质教育,人们就会想到组织一些文艺晚会,开一些艺术选修课,举办一些讲座,开设一些医学专业课以外的课程,就叫素质教育,其实这只是表面的东西。要把握好素质教育的内涵,需要了解以下两点: 了解素质教育提出的时代背景。素质教育是相对于应试教育而提出的,不仅在我国提倡,在教育发达的国家都有类似的提法,如美国提出的“普通教育”,强调开设一系列课程,帮助大学生对人生、社会、历史、价值等建立比较完整的看法。一种是“通才教育”, 要求大学生除专业教育之外,还要有更宽广的知识,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 1987 年罗马俱乐部出版的专著《学无止境》中指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距主要是人的差距,人的差距主要是教育的差距。教育的差距表现为两条: 第一是被动地学习还是主动地参与学习;第二是除了学会生存,还要学会学习、学会主动性、创造性地学习。1989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我国召开的 21世纪人才素质研讨大会上,澳大利亚未来学会主席提出的三张证书得到了与会者的广泛响应,他认为 21 世纪的人才应取得的三张证书:学术性证书、职业性证书和事业心、责任心、合作意识证书。而且提出,如果没有第三张证书,第一、二张证 2 书的潜力、潜能就发挥不出来。1996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教育--- 财富蕴藏其中》提出:在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发展。这是 21世纪教育发展的目标,也是对我们教育的要求。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已经从单纯的知识掌握转变到能力的发展,转变到与人相处的艺术,转变到广泛的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素质教育就是人的主动发展+全面发展+所有人的发展。所谓人的主动发展就是指素质教育应该是一种主体性教育,可以说这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因为个人真正的发展既不可能由父母包办,也不可能由教师包办,它需要激发调动起个体的主动性力量,所以人的发展从根本上说是主体性的发展。此外,如果个人没有参与的主动性,外在的环境、知识、技能等等都很难走进其思想和内心,进而从根本上影响个体的发展。也就是说,没有主体内在潜质的开发,就没有外在文化知识向主体的内化,人的发展就是不可能的。主体性教育就是将重点放在尊重和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倡导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上。在以往的应试医学教育中,这是一个薄弱环节,教学方法过死,满堂灌式的单向知识传授,突出教师的教,忽视了学生的学,不能开启学生的智慧,压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考试方法和考试内容引导学生死读书本,对学生的评价主要以课程考试分数定优劣。这些都束缚了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