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文档名称:

李商隐诗三首.ppt

格式:ppt   大小:215KB   页数:2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李商隐诗三首.ppt

上传人:changjinlai 2020/4/11 文件大小:2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李商隐诗三首.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课前练习: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咏史·赤壁胡曾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交兵不假挥长剑,已挫英雄百万师。(1)两首诗吟咏的都是三国时候赤壁之战的历史,而两位作者对“周郎”的态度并非一致,其中区别何在? (2)杜牧诗前两句写了什么?与胡曾诗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1)杜诗慨叹周瑜侥幸成功,胡诗赞美了年轻统帅周瑜的功。(2)杜诗借一件古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慨叹,是兴感之由。胡诗起笔直写战争场面,接着通过渲染烘托,尽力描写战争场面之酷烈,使周瑜形象再现纸上,表达了赞美仰慕之情。阅读下面两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西施罗隐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西施滩崔道融宰嚭亡吴声。(1)新颖的立意是两首诗歌的共同之处,请你谈谈这两首诗歌思想内容上的相同点。(2)两首诗的艺术手法各具特色,试分析说明。(1)两首诗歌对西施的观点相同:国家的兴亡成败是有各种复杂因素的,不能将亡国的罪责加在一个女子身上。(2)罗诗以议论为主,开头摆明自己的观点,后两句运用反向证明的手法,推出世人的观点是错误的。崔诗,也是议论开篇,但是后两句借春水之急来为西施鸣不平用的是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李商隐无题诗二首(其一)温故知新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 ,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走近作者李商隐,著名诗人。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他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内容多书写对时代乱离的感慨和个人怀才不遇的愤懑,咏史诗、咏物诗和言情诗成就极高。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人传诵。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无题背景介绍这首诗大约写于开成四年(1839),当时诗人任秘书省校书郎,诗人与自己所爱的一位贵家女子在一个美好的春夜相见,第二天自己就匆匆走马兰台,开始寂寞无聊的校书郎生活,一切美好都成难以追寻的记忆,于是作者写了这首诗,抒发自己的情怀。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对昨夜相会的追忆——美好(虚写)今宵诗人心中所感——爱情甜蜜而痛苦(实写)比喻、对偶昨夜宴会之热闹虚写感慨官场奔波,身不由己的惆怅实写比喻诗人追忆昨夜参与的一次贵家后堂之宴,表达了与意中人席间相遇、旋成间阻的怀想和惆怅。写作特色上打破时空次序,虚实相生,富于变化,同时还运用了烘托、比喻、反衬等艺术手法。喻美满爱情比喻相爱的双方心灵的契合与感应(反衬)今宵的孤寂;对偶像蓬草漂泊不定的生活烘托拓展阅读:舒婷致橡树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籍;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甚至日光。甚至春雨。不,这些都还不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的红硕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脚下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