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第三课 民族复兴的新道路.doc

格式:doc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三课 民族复兴的新道路.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3/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三课 民族复兴的新道路.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三课民族复兴的新道路一、中华民族的觉醒(一)新文化运动: (1) 背景: 辛亥革命以后, 多数中国人的精神面貌没有根本改变, 封建统治思想还根深蒂固。西方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观念,已深深影响了一批进步的中国知识分子,特别受到青年学生的欢迎。(2) 标志: 1915 年, 陈独秀创办《新青年》, 举起“科学”“民主”的大旗, 号召青年争取自由平等,以科学的方法认识新事物。(3 )代表人物及贡献: 陈独秀创办《新青年》胡适提出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还试做白话诗鲁迅《狂人日记》李大钊(4 )内容: ①提倡民主和科学②全力批判儒家学说,打倒“孔家店”③提倡白话文(5) 意义: 唤醒民众, 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 促进了中国人们的觉醒。经过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启蒙, 极大地破除了封建主义思想的束缚, 形成了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 促使人们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 为先进知识分子接受十月革命的影响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二)五四运动: ①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②过程: 1919 年5月4日, 北京大学等 3000 多名学生在天安门广场集会——举行示威游行——火烧赵家楼——北洋政府镇压。——激起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各地人们纷纷响应。③初步胜利: 北洋政府最终释放被捕学生; 罢免了曹汝霖等人的职务; 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性质: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④意义: 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 中国工人阶级从此登上了政治舞台,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因为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 ⑤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密不可分, 都为中华民族的觉醒作出了重大贡献。新文化运动以五四运动为界分为前期和后期。前期以民主和科学为口号, 后期以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主要内容。二、历史性的转折: 1 、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①先进知识分子学习和接受马克思主义②向俄国学习,走革命的道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2 .党成立的条件: 阶级基础: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组织基础: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第一个陈独秀上海) 3 .党的成立: (1 )中共一大: 1921 年7月上海———浙江嘉兴南湖内容: 决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党的奋斗目标是在中,确定党的重点工作是开展工人运动。(2 )中共二大: 上海内容: ①最终奋斗目标:在中国实现共产主义②近期奋斗目标:对内打倒军阀,对外推翻帝国主义压迫,实现民族独立,把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③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④要组成民主的联合战线。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共产党, 中国走上了新民主革命到社会主义的道路,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游有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走上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的道路。) 三、从北伐战争到红色根据地的建立 1 、第一次国共合作: (1 )过程: 中共三大: 1924 年,广州确定了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国民党一大: 1924 年,广州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同共产党合作,共同领导国民革命运动。(2 )成果:创办黄埔军校,培养了大批军事骨干北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