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小山村,那最幸福的两顿饭》+论文.doc

格式:doc   大小:58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小山村,那最幸福的两顿饭》+论文.doc

上传人:sssmppp 2020/4/12 文件大小:5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小山村,那最幸福的两顿饭》+论文.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小山村,那最幸福的两顿饭江丽英在乡村小学执教近十七年,虽说生活清苦,平淡如水,波澜不惊,但在那个离镇中心有十多里地的偏僻小山村里,我却品尝到了人生中最幸福的两顿饭。那两餐算不上丰盛的饭菜,让我在平凡无奇的教学生涯中品味了甘为人梯的快乐,感受到为人师表的崇高,收获着用心付出后的最大幸福。“请让我为您盛碗饭”那是去年上学期期末的一天,阳光明媚,按照学校的安排,我到廖家小学监考。廖家小学离镇屮心有十多里地,周围大山环抱,整个学校原来只有校长和教导主任是公办教师,其余的全是代课教师,由于师资太湼,学生们基础不实,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渴望。前年的一次“'名师'送教下村小”活动里,我这个所谓的县里“名师”,送了一堂四年级语文《去年的树》到这个小学,教学效果空前成功超乎我的想象,也让我深切了解到大山的孩子对知识的渴求,并让我在那些质朴村民屮“名声显赫”。一名十岁的小女孩还不惜每天往返几十里山路,经多方辗转,来到了我在屮心小学的班上就读,由于自身的努力与聪慧,成绩进步很快,在班上名列前茅。那天,得知我要到廖家小学监考,这位学生的家长早早的就在小学校等候了。他对我说:“江老师,今天无论如何您要上我家吃顿饭,等考完试就来接您。”“别,别,别,学校有安排的,”可不管我怎么说,他都听不进去,“说什么都没用,今天是一定要去的,”家长说。就这样,我拗不过家长的盛情,把同事也一并带去了。桌上,他说:“没什么好招待的,就让我给老师盛碗饭吧。”这怎么行呢?他年纪可比我们大的多,说什么也不能同意,我把碗紧紧的捏在手中。“江老师,我生在大山,长在大山,没什么文化,就指望孩子们能走出大山,这全靠您们当老师的了,您就让我尽点心意!”言辞恳切的他说完,就抢起边上的碗,给我们每个老师盛了满满的一碗饭。端起那碗饭时,我百感交集,再也说不出一句话来了。这时,我感觉窗外正午的阳光格外灿烂。“请让我为您烧顿饭”“送教下村”活动后,我为廖家小学这个偏僻山村学生的热情与聪慧而感动,每一次再到廖家小学公干时,我就会不由自主地踏进那个教室,去看看那些可爱的孩子。廖家小学的学生们不仅成为我“编外学生”,也成为我心中一个再也落不下的结。今年的12月3日,我又一次到廖家小学监考。刚进校门,就看到一张张久违的笑脸,,心里顿时升起一股暖流。“老师,考完了您可不可以不回去,再给我们上堂课?”听完孩子们怯怯的话,我略一迟疑,随即反应过来,“好的。”“哦,哦,哦”教室里随即响起了一片欢呼声。“江老师,您真的耍再给孩子们上课?”来了廖家小学快两年的年轻小伙——曾老师问道,“是。”自从对这里的学生有着另一种感情之后,我就与他们的曾老师熟悉了,在平常的教学中,我还会仗着自己的资历,对他的教学"指手划脚”,当然,一切都是为了这里的孩子。而曾老师也十分谦虚,好多教学问题一起共同探讨。“啊,太好了,太好了,”曾老师连声说,“那我再去买些菜,亲自烧顿饭您吃!”有食堂,怎么好意思让一个年轻小伙烧饭?再说这里离菜场又远,十几里的山路呢。“江老师,您就别跟我客气了,您不仅依然牵挂着我的学生,还常常指导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