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时间间隔.doc

格式:doc   大小:68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时间间隔.doc

上传人:erterye 2020/4/13 文件大小:6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时间间隔.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后浇带是为了防止建筑物不均匀沉降或大面积砼膨胀收缩产生裂缝而设置,,、收缩不均可能产生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临时施工缝,将结构暂时划分为若干部分,经过构件内部收缩,在若干时间后再浇捣该施工缝混凝土,将结构连成整体。后浇带浇筑时间宜选择气温较低时,可用浇筑水泥或水泥中掺微量铝粉混凝土,其强度等级应比构件强度高一级,防止新老混凝土之间出现裂缝,造成薄弱部位。设置后浇带部位还应该考虑模板等措施不同消耗因素。。 。,结构因温度变化,砼收缩开裂而设置后浇施工缝为伸缩后浇带。后浇带设计要求现设计院设计后浇带施工图不尽相同,现行规范“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及不同版本建筑结构构造图集中,对后浇带构造要求都有详细规定。由于这些规范、标准是由不同专家组编写,其内容与要求有所不同,各有偏重,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差异。(1)后浇带留置宽度一般700-1000mm,现常见有800mm、1000mm、1200mm三种。(2)后浇带接缝形式有平直缝、阶梯缝、槽口缝与X形缝四种形式。(3)后浇带内钢筋,有全断开再搭接,有不断开另设附加筋规定。(4)后浇带砼补浇时间,有规定不少于14天,有规定不少于42天,有规定不少于60天,有规定封顶后28天。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规定是14天,60天。),混凝土结构构造手册第三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规定是28天。(5)后浇带砼配制及强度,有要求原砼提高一级强度等级,也有要求用同等级或提高一级无收缩砼浇筑。(6)养护时间规定不一致,有7天、14天或28天等几种时间要求。上述差异存在给施工带来诸多不便,有很大可伸缩性,所以只有认真理解各专业规范不同与根据本工程特点、性质,灵活可靠地应用规范规定,才能有效地保证工程质量。编辑本段后浇带接缝处处理(1)应根据墙板厚度实际情况决定,一般厚度<300mm墙板,可做成直缝;对厚度>300mm墙板可做成阶梯缝或上下对称坡口形;对厚度>600mm墙可做成凹形或多边凹形断面。(2)钢筋是保持原状还是断开,这要由后浇带类型来决定。沉降后浇带钢筋应贯通,伸缩后浇带钢筋应断开,梁板结构板筋应断开,但梁筋贯通,若钢筋不断开,钢筋附近砼收缩将受到较大制约,产生拉应力开裂,从而降低了结构抵抗温度应力能力。不同断面上后浇带应曲折连通。(3)后浇带砼浇筑,一般应使用无收缩砼浇筑,可以采用膨胀水泥也可采用掺与膨胀剂与普通水泥拌制。砼强度至少同原浇筑砼相同或提高一个级别。(4)施工质量控制,后浇带连接形式必须按照施工图设计进行,支模必须用堵头板或钢筋网,接缝接口形式在板上装凸条。浇筑砼前对缝内要认真清理、剔凿、冲刷,移位钢筋要复位,砼一定要振捣密实,尤其是地下室底板更应认真处理,提高其自身防水能力。1)后浇带处第一次浇筑留设后,应采取保护性措施,顶部覆盖,围栏保护,防止缝内进入垃圾、钢筋污染、踩踏变形,给清理带来困难。(5)后浇带两侧梁板与未补浇砼前长期处于悬臂状态,所以在未补浇前两侧模板支撑不能拆除,在后浇带浇筑后砼强度达85%以上一同拆除,砼浇筑后注意保护,观察记录,及时养护。编辑本段后浇带设置一是 JGJ3-200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当采用刚性防水方案时,同一建筑基础应避免设置变形缝。可沿基础长度每隔30~40m留一道贯通顶板、底板及墙板施工后浇缝,缝宽不宜小于800mm,且宜设置在柱距3等分中间范围内。后浇缝处底板及外墙宜采用附加防水层;后浇缝混凝土宜在其两侧混凝土浇灌完毕2个月后再进行浇灌,其强度等级应提高一级,且宜采用早强、补偿收缩混凝土。二是 JGJ6-99《高层建筑箱形与筏形基础技术规范》,基础长度超过40m时,宜设置施工缝,,钢筋必须贯通。,当主楼与裙房采用整体基础,且主楼基础与裙房基础之间采用后浇带时,后浇带处理方法应与施工缝相同。三是 GB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如有充分依据与可靠措施,本规范表中伸缩缝最大间距可适当增大,混凝土浇筑采用后浇带分段施工。四是 GB50007-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对高层建筑筏形基础与裙房基础之间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当高层建筑与相连裙房之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