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领导干部经验交流材料以下是我们文秘114的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领导干部经验交流材料供大家参阅,希望能够帮到您!为政以德、修己安民。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依托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突出抓好党员干部的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教育,其核心就是倡导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执政理念。为民是贯彻执行群众路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务实是贯彻执行群众路线的实践要求和必经过程,清廉是贯彻执行群众路线的本质要求和判断标准。为民、务实、清廉三者之间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为民是核心,体现我党宗旨的规定性;务实是基础,体现我党作风的规定性;清廉是保证,体现我党形象的规定性。为民、务实、清廉是对全党同志提出的要求,对领导干部来讲尤要带头坚持坚守,不仅在思想上要强化认识,更要在落实中强力践行,始终做到为民必知民情、务实必重民需、清廉必护民利,以为民之心、务实之举、清廉之风,扎实推进党的各项建设事业,让为民务实清廉成为最高价值追求。一、“为民”必知民情“为民”必知民情。不知民情讲“为民”,“为民”则极易落空,脱离实际。知民情就是要注意了解和把握群众的喜与忧和困与盼,始终把群众的冷暖记心间,以爱民之心、近民之行、懂民之术,融洽干群关系,体现鱼水情深。(一)知民情必怀爱民之心。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说到底是感情问题。“一个人爱的最高境界是爱别人,一个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人民是父母,爱民是对党员领导干部正确行使人民赋予手中权力的基本要求。领导干部只有常怀爱民之心,才会心系民忧、关注民生、体贴民情,才会忠实践行“为民”之事、恪尽“为民”之责,自觉做到心与民印、思与民想、苦与民忧、情与民融、形与民随。以爱之深、情之切、事之成、行之实,赢得群众肯定、获取群众支持、夯实执政之基。(二)知民情必践近民之行。“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来自群众的声音最真实,来自群众的诉求最迫切,来自群众的愿望最淳朴,来自群众的意见最中肯。群众对党委政府的决策是否正确、举措是否可行,最有发言权。“平易近民,民必归之”。近民才能亲民、亲民才能知民。践行近民之举,必须摒去官本位思想,放下架子,抛下面子,不摆官威,不说官话;必须坚持重心下移,眼睛下看,脚步下走,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困难,以实际行动体现执政为民。通过与群众“零距离”的接触、“零障碍”的交流、“零失信”的相待,用自己的心里话换取群众的真心话,用自己的好作风换来群众的好口碑。(三)知民情必具懂民之术。善谋知民之策,需具懂民之术。懂民才能知民、知民才能敬民、敬民才能为民。要懂民就要善用群众语言。群众语言通俗易懂、内容丰富,学会运用群众语言与群众交心通气,体现着党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统一。善用群众语言同群众沟通,才能打开群众心结;善用群众语言同群众交流,才能听到群众心声;善用群众语言同群众倾诉,才能产生情感共鸣。要懂民就要甘拜群众为师。“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人民群众是社会的主人,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拥有着众多的财富和知识。甘拜群众为师,才会学到真功夫、听到真心话,才能更好地借民智、用民力推动社会实践。要懂民就要乐与群众交友。交友方能交心,交心才能懂人,只有同群众真心交友,才能走近群众、贴近群众,在交心相处中全面了解群众所盼所想、所忧所虑。二、“务实”必重民需“务实”,就是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