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原序
这本集子中的感想和看法,是没有什么次序的,而且差不多是不连贯的,
它开始是为了使一位善于思考的贤良的母亲看了高兴而写的。最初,我的计
划只是写一篇短文,但是我所论述的问题却不由我不一直写下去,所以在不
知不觉中这篇论文就变成了一本书,当然,就内容来说,这本书的分量是太
大了,然而就它论述的事情来说,还是太小了。要不要把这本书刊行发表,
我是考虑了很久的;而且在写作的时候,我常常觉得,虽然是写过几本小册
子,但毕竟还是说不上懂得著书。我原来想把这本书写得好一点,但几次努
力也未见成效,不过,经过这一番努力之后,我认为,为了使大家注意这方
面的问题,我应当照现在这个样子把它发表出来;而且,即使说我的见解不
好,但如果能抛砖引玉,使其他的人产生良好的看法,我的时间也就没有完
全白费。一个深居简出的人,把他的文章公之于世,既没有人替它吹嘘,也
没有人替它辩护,甚至不知道别人对他的文章想些什么,或者说些什么,那
么,即使说他的见解错了的话,他也不用担心别人不如思考就会接受他的错
误的。
我不想多说庭好的教育是多么重要,我也并不力图证明我们常用的教育
方法不好,因为这种工作已经有许多人先我而做了,我绝不喜欢拿那些人人
皆知的事情填塞我这本书。我只想说明:很早以来就有人在大声反对这种旧
有的教育方法了,可是从来没有人准备提出一套更好的来。我们这个时代的
文学和科学,倾向于破坏的成分多,倾向于建设的成分少。人们可以用师长
的口吻提出非难;至于说到建议,那就需要采用另外一种口气了,然而这种
口气,高傲的哲学家是不太喜欢的。尽管有许多的人著书立说,其目的,据
说,完全是为了有益人群,然而在所有一切有益人类的事业中,首要的一件,
即教育人的事业,却被人忽视了。我阐述的这个问题,在洛克的著作问世之
后,一直没有人谈论过,我非常担心,在我这本书发表以后,它仍然是那个
样子。
我们对儿童是一点也不理解的:对他们的观念错了,所以愈走就愈入歧
途。最明智的人致力于研究成年人应该知道些什么,可是却不考虑孩子们按
其能力可以学到些什么,他们总是把小孩子当大人看待,而不想一想他还没
有成人哩。我所钻研的就是这种问题,其目的在于:即使说我提出的方法是
很荒谬的,人们还可以从我的见解中得到好处。至于说应该怎样做,也许我
的看法是很不对头,然而我相信,我已经清清楚楚地看出人们应该着手解决
的问题了。因此,就从你们的学生开始好好地研究一番吧;因为我可以很有
把握地说,你对他们是完全不了解的:如果你抱着这种看法来读这本书,那
么,我不相信它对你没有用处。
至于人们称之为作法的那一部分,它在这里不是别的东西,只是自然的
进行而已,正是在这里最容易使读者走入歧途;毫无疑问,也就是在这里,
人们将来会攻击我,而且,也许就是人们批评得不错的地方。人们将来会认
为,他们所阅读的,不是一种教育论文,而是一个空想家对教育的幻想。有
什么办法呢?我要叙述的,不是别人的思想,而是我自己的思想。我和别人
的看法毫不相同;很久以来,人们就指摘我这一点。难道要我采取别人的看
法,受别人的思想影响吗?不行。只能要求我不要固执己见,不要以为唯有
我这个人比其他的人都明智;可以要求于我的,不是改变我的意见,而是敢
于怀疑我的意见:我能够做的就是这些,而我已经是做了。如果有时候我采
用了断然的语气,那绝不是为了要强使读者接受我的见解,而是要向读者阐
述我是怎样想的。我为什么要用怀疑的方式提出在我看来一点也不怀疑的事
情呢?我要确切地说出我心中是怎样想的。
在毫无顾虑地陈述我的意见的时候,我当然了解到绝不能以我的意见作
为权威,所以我总连带地说明了我的理由,好让别人去加以衡量,并且评判
我这个人:尽管我不愿意固执地维护我的见解,然而我并不认为就不应当把
它们发表出来;因为在这些原则上,尽管我的意见同别人的意见相反,然而
它们绝不是一些无可无不可的原则。它们是我们必须了解其真伪的原则,是
给人类为福还是为祸的原则。
“提出可行的办法”,人们一再地对我这样说。同样,人们也对我说,
要实行大家所实行的办法;或者,最低限度要使好的办法同现有的坏办法结
合起来。在有些事情上,这样一种想法比我的想法还荒唐得多,因为这样一
结合,好的就变坏了,而坏的也不能好起来。我宁可完全按照旧有的办法,
而不愿意把好办法只采用一半,因为这样,在人的身上矛盾就可能要少一些:
他不能一下子达到两个相反的目标。做父母的人啊,可行的办法,就是你们
喜欢采用的办法。我应不应该表明你们的这种意愿呢?
对于任何计划,都有两种事情要考虑:第一,计划要绝对的好;第二,
实行起来要容易。
关于第一点,为了要使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