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甜甜的泥土.doc

格式:doc   大小:28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甜甜的泥土.doc

上传人:xxj165868 2020/4/14 文件大小:2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甜甜的泥土.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甜甜的泥土》教学案例教学目标1、品读语言,感悟母爱,启发学生融进爱的世界;2、了解小小说特点,理解小小说惊奇结尾的意义;3、适时进行语言和思维的训练,倡导批判性学****教学重点1、重点:感受母爱亲情。2、难点:发散性思维及语言组织表达能力的训练。教学设想本文是一篇小小说,故事情节较简单,但立意深远,所以怎样让学生从简单的情节中体会缺位母爱的无所不在是本文教学的重点。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老师讲述故事: 1976年7月28日凌晨3点42分,,整座城市夷为平地,24万人丧生,成为有史以来地震给人类造成的最大的灾害。在那次的大地震中,很多人都埋在了废墟里,其中有一对母子也被埋在了废墟里,母爱的半个身子被混泥土板卡住动弹不得,十多天了,没有吃,没有喝,可营救人员发现他们时,母亲刚刚咽下了最后一口气,可那个只有八个月大的孩子却还活着,口里还含着母亲的食指。救护人员抱起孩子,发现母亲的食指只有半截。原来啊,他的妈妈在危急之时一直用乳汁延缓着孩子的生命,乳汁吸干了,她拼力咬断了自己的手指用鲜血让孩子存活下来。  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谈感受)今天啊,我们也要来学****一篇表达至爱亲情的文章——《甜甜的泥土》。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1、借助工具书,读准字音,掌握词语黯(àn)淡呆滞(zhì)蹭(cèng)蓦地(mòdì)愣怔(lèngzheng)吮(shǔn)涮(shuàn)净晕眩(yūnxuàn)2、概括文章的故事情节, 梗概:一位离异母亲给在新家庭中受到虐待的孩子送奶糖吃的故事。离异母亲是“她”,受虐待孩子是“王小亮”,这是文章的两个主要人物线索:一包奶糖情节:    送奶糖——吃奶糖——埋奶糖——化奶糖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3、理清文章结构学生讨论、交流、明确: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的基本规律,可以把这篇小小说分成五部分。第一部分(1—5):破题,又称“交代”。交代矛盾和冲突发生前的社会环境和人物关系等。第二部分(6—18):故事的开端,或称“起因”。通过对“她”的行动和语言描写,表现她内心的震撼和悲痛。第三部分(19):故事的发展部分。写王小亮得到奶糖后的欢乐情景。第四部分(20—21):故事的高潮。写王小亮在家里受后妈虐待的情况。第五部分(22—24):故事的终结部分,也是矛盾冲突的结果。写王小亮感受到了至爱真情。三、朗读品味:1、自由朗读品味: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拿出笔来,用痕迹读书法在课文上勾、点、圈、划,找出最能打动你心弦的语句来。2、读文章时感觉文中哪些语句对你触动比较大,怎么样体现出母爱的无私、伟大,缺少母爱的艰辛、悲惨?学生寻找并发言说说对能打动自己的语句的理解。教师归纳点拨。四、合作探究,解读读文本1、文章中的“她”是谁?到学校来干什么?2、我们可以从哪些语句看出她对王小亮的“至爱亲情”?3、王小亮得到奶糖后,“惊喜极了”。他知道这包奶糖是谁送给他吃的吗?说说你的理由。4、如果文中的王小亮就是你,那么你拿到母亲送来的奶糖会怎么办?课文中王小亮又是如何处置奶糖的?他为什么这样做?5、当王小亮发现奶糖融化后,“呆呆地凝视着”,此时此刻他想到了什么?6、文章的结尾有什么深刻的含义?分小组合作学****讨论交流后明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