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蒋先云生平事迹蒋先云,湖南省新田县大坪塘乡大坪塘村人。在众多有名无名的英雄烈士中, 那威名赫赫、战功赫赫的蒋先云,他是红透了黄埔的一期高才生,以其卓越的才能,成了国共两党合作与交往的桥梁。在承上启下,出谋定计,沟通信息和促进团结合作,发挥过无可代替的作用。蒋先云- 生平简介 11岁入保合小学读书,民国 6年,跳级入湖南省立三师。民国 7年,蒋先云发起成立“学友互助会”,主编《嶷麓警钟》月刊。民国 8年,先云被选为“湘南学生联合会”总干事,与黄静源、夏明翰发动湘南 25县学生罢课。民国 10 年春,先云组织革命团体“心社”,深入工矿、农村,传播新文化,宣传马克思主义; 10月,蒋先云经毛泽东介绍,与黄静源、蒋啸清等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 11年元月,蒋先云毕业三师后,受中共湘区委派至江西安源路矿,协助李立三、刘少奇组织领导工人运动,领导发动路矿 14000 多工人举行闻名全国的安源路矿大罢工,取得了胜利。湘区党委旋即指派蒋先云、谢怀德等4人,于民国 11年11月到湖南水口山矿,领导工人运动。蒋先云组织成立工人俱乐部,同工人代表向矿务局提出“承认工人俱乐部有代表工人之权;津贴工人俱乐部各种费用;增加工资;均分红利”要求。12月5 日蒋先云毅然领导发动水口山矿工人大罢工。 12月17日,答复工人提出的 18条要求,历时 23天的罢工斗争,取得了彻底的胜利。次年 6月,经中共湘区委员会批准,水口山矿正式成立党团组织,蒋先云任党团支部书记。当时中部主任邓中夏评论说,“中国矿山虽多,有全部组织的,只有江西之安源及湖南之水口山二处,而水口山铅锌矿罢工,其雄壮不亚于安源。”中文名: 蒋先云别名: 名湘耘,别名巫生籍贯: 湖南省新田县大坪塘乡大坪塘村性别: 男国籍: 中国出生年月: 1902 年去世年月: 1927 年5月28日职业: 军事军事家毕业院校: 黄埔军校政党: 中国共产党民国 13年5月,蒋先云经中共湘区党委推荐,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任中共黄埔军校特别支部书记。蒋先云同陈赓、李芝龙组织“血花社”,对抗国民党右派的“孙文学说会”。学习期间, 蒋介石赏识蒋先云是他“最得意的门生,奇才! ”周恩来赞扬“蒋先云是军校的高才生”、“是个将才”。蒋先云、陈赓、贺衷寒在军校被同学们誉称为“黄埔三杰”。军校毕业后,蒋先云留校任蒋介石秘书,在政治部主任周恩来指导下,与蒋介石的“第一只手”王柏龄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民国 14年2月,蒋先云随周恩来参加第一次东征,讨伐陈炯明; 6月,又随周恩来回师广州,平定杨(希闵)、刘(震寰)叛乱。 10月12日,第二次东征, 攻打惠州,蒋先云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三师七团党代表,在他率领敢死队的攻击下,终歼陈炯明守惠州的精锐部队。民国 15年中山舰事件时,蒋先云曾与蒋介石的反共阴谋面对面地进行斗争。 7月开始北伐,任北伐军总部机要秘书,旋任补充第五团团长,转战湘、赣。民国16年初,断然离开蒋介石,奔赴革命中心——武汉,周恩来指派蒋先云任湖北省总工会工人纠察队总队长。第二次北伐,讨伐奉系军阀张作霖,蒋先云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二十六师七十七团党代表兼团长。5月,率全团官兵,浴血奋战,将奉军逼至河南临颖城, 在夺取辛庄战略要地的激战中,不幸牺牲。[1] 蒋先云- 人物事迹两党的骄子 1924 年6月黄埔军校在黄埔港一个四面环水的长洲岛开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