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七年级(上)重要知识点(一)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元谋人。
2、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长江流域,最早种植水稻和住着干栏式的房子,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黄河流域,最早种植粟和住着半地穴式的房子。
3、人文初祖指的是黄帝。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叫做“禅让”,如:尧舜禹。
4、大约公元前2070年, 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
5、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父位,从此, 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6、商朝曾几次迁都,一直到商王盘庚迁都到殷,都城才稳定下来。
7、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成为一个强盛的民和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8、春秋诸侯争霸, 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9、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 司母戊鼎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 四羊方尊是最精美的青铜器。商周同时期,我原,也盛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就是举世瞩目的“三星堆”文化。
10、春秋战国时期, 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和推广,极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11、战国时期,各国都掀起变法运动, 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公元前356年, 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变法的内容有: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建立县制,由国家直接派官吏治理。
12、都江堰由战国时期秦国李冰修建,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
13、商朝人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叫做甲骨文,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金文(铭文) 是商周的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
14、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其思想核心是“仁”。儒家在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是孟子,他提出“春秋无义战”。墨家的创始人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支持正义战争。兵家的鼻祖孙武著有《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
七年级(上)重要知识点(二)
1、公元前221年, 秦王嬴政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
2、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政治上,中央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推行郡县制。经济文化上,统一货币( 圆形方孔铜钱)、度量衡和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后又推广笔画更为简单的隶书)。思想上,接受李斯的建议,实行“焚书坑儒”。军事上,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开发南疆,兴修灵渠。
3、汉武帝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