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规划理论的本质:增进关于城市规划本质的全面或一般性理解。虽然城市能像大型艺术作品一样被体验, 以致审美问题成了这些规划的焦点, 但城市绝不仅仅作为艺术品; 好的城市规划仅有好的城市设计是不够的, 无论我们通过建筑或其环境体验到愉快或者厌恶感。虽然单独的建筑,以及建筑风格对于城镇生活质量是重要的,但城镇是建筑和空间的集合。规划基本理论的核心部分涉及的三个问题: 1 :高质量的城市环境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2 :在何种条件下, 这些环境质量目标最有可能实现 3: 为建设更好的人居城市, 作为前述条件之一的公共部门城镇规划能扮演什么角色。第一篇:二战后早期规划理论作为空间形态规划设计的城市规划 1:《 1947 年城乡规划法》的出台为标志,在城镇规划方面,政府角色的强化是战后新政策的一部分(这同时也是战后英国工党执政策略的一个反应,代表新兴的所谓“社会民主”的立场, 在社会生活中扮演更积极的角色) 2 :在当时:城镇规划本质上是对人类聚居地的物质空间进行规划设计的活动,同样,它也被视为建筑艺术以及土木工程的一种自然延伸。城镇规划的“物质空间设计”,是基于设计的城乡规划理论。 3 :战后的规划思想,实际上根源于自文艺复兴时期的观点。认为规划追求的目的或目标应该更加具体。(物质空间设计) 4 :吉伯勒: 《城乡规划原理和实践》 5 :城乡规划在战后(以及更早)主要被认为是一种物质空间形态的规划与设计行为。 1:城镇规划是物质空间形态规划 2 :城市设计是城镇规划的核心 3 :城镇规划当然涉及到编制总体规划或规划蓝图, 这种蓝图应以统一的精细程度表达城市土地使用和空间形态结构, 形成终极状态规划。 6 :通过物质空间形态规划的办法,可以促进社会与经济目标的实现,某种意义上讲,这是没有例外的。毫无疑问, 城镇的形态及布局影响到社会与经济生活。这在当时是重要的规划思想, 甚至认为建筑与空间的形态与布局可以决定社会与经济生活的质量的观点也曾盛行一时, 称这种观点为空间、建筑或环境决定论也不为过。比如英国的第一代新城, 社会性的邻里等,但是当它建成的时候,暴露出了规划在社会学上的幼稚天真。 7 :关于吉伯勒的:城乡规划不是政治性规划的立场:值得商榷。因为土地利用规划真实情况是在物业市场必须接受一些形式的政府干预, 换句话说, 它需要特定的政治意识形态的参与。毫无疑问,城市规划负有一定的社会责任,即使他没有真正直接规划某种政治体制。但是, 城市规划是政治规划的一种表现形式( 昨天看的那本《美国城镇规划——按时间顺序进行比较》可以反映这一点) 8 :二战后早期,绝大部分规划师七十都是建筑师出身,因此,对当时很多城市规划论文花大量篇幅论述城市设计也就无须惊讶。强调城市规划作为设计, 首先表现在重视景观质量和审美特征, 尤其是在那些可能进行规划的现有城市地区; 其次是希望通过编制规划来提高城市环境的美学品质。昂温——有关审美的主要代表者。 9 :二战后,是一个被称为现代主义“功能性”建筑的时代,就如建筑师视建筑设计为一种设计形态艺术去适应功能一样, 城市设计师也视他们的工作为设计高效实用的城市。良好设计的城镇是由一种美学形式主义所主导, 因此以理想城市形态的预置审美里面, 来显示和强调城市功能,而不是以相反的方法。 10: 当时的城市规划实践不是完全依赖经验型研究和理论, 规划编制和决策大部分是基于直觉的,或者是基于那些有关城市形态与布局的过于简单化的美学概念。 11 :顺着建筑设计模式的思路,将城市规划基本上视为一种物质空间形态设计工作,那么, 城市规划师最主要的工作就是编制各种规划方案就顺理成章了。规划图被视为蓝图, 描绘了城镇未来的发展形态——终极状态(沿袭自建筑师的传统) 。此时的城镇规划理论常常沉迷于空想的规划或者设计方案。这些方案展示了理想中的城镇或城市应该怎样在三维空间上进行组织。由于城镇规划在当时被视为一种规划与设计城镇物质空间形态的活动, 规划理论自然而然的成了表述城市形态的总体规划理论。二战后规划理论的价值取向 1 :二战后,英国的规划由一种截然不同的价值取向所引导:构成了关于城镇规划的目标——理想物质环境组成的“准则性”理论。这种特殊性反映了维多利亚时代诞生的沉闷工业城市中,社会改革家以及中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呼声,是关于激进主义和保守主义的奇特组合。在保守主义于激进主义的中间,规划理论更倾向于激进一些的现代主义。在 20 世纪早期, 虽然现代主义建筑风格风靡欧洲, 但是在英国, 仍然是古典主义占统治地位, 但是, 二战结束后, 情况完全改变。这很大一方面的原因是战后英国的乐观情绪, 这种情绪与现代建筑相呼应。 2: 关于城镇规划准则的理论有两部分组成:1: 关于城镇规划编制办法的理论 2: 关于城镇规划寻求创造何种城市环境的理论。关于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