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诗歌鉴赏答题模式分类归纳重点突破之形象鉴赏诗歌形象的设题形式有:1、感受诗歌的物象2、描述诗歌画面3、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4、理解诗歌的情景一、【典题导练】(一)感受物象型例1(09年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的题目。晚泊岳阳 欧阳修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诗中有三处写到“月”,请就此作简要赏析。(6分)【考点】鉴赏古代诗词中的形象【试题解析】古诗往往通过寄情于物的方式,把内心的感情投射到客观物象上,从而使客观物象与诗人的主观感情融为一体,因此鉴赏诗歌的物象,应抓住诗中描写物象的诗句,理解物象的特征,再赏析物象的表意效果。回答应包含三个要点:1、写的是什么物象?2、最能体现物象处境的词语是什么?最能体现其品行的词语是哪些?3、指出物象中蕴含的诗人的感情。【参考答案】第三句写明月“来”悬空江,表现作者人在旅途,只有明月为伴;第五句用拟人方法呈现静夜“月弄清辉”的画面,也为下句渔人归家作引;第六句写月光引领水上人伴着歌声飞去归家,带出作者一丝思乡之情。【总结归纳】这类题的解题模式常常是描绘意象+作者的情感。(二)描述画面型例2、(09年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次石湖书扇韵①姜 夔②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考点】考查诗歌的形象的分析【试题解析】此题意在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对于景物,概括时要抓住意象,分析出意境的特点。答题步骤:第一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第二步,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第三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意境(氛围)特点术语有: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安谧,雄奇优美、生机勃勃、富丽堂皇、肃杀荒寒、瑰丽雄壮、虚幻飘渺、凄寒萧条、繁华热闹等。【参考答案】描绘了一幅山环水绕,村阁隐然,浮萍泛绿,藕花飘香的恬静优雅的隐居风光图。分别写了溪桥横跃,曲水弯流,楼阁隐约,浮萍漂碧,藕花飘香。从视觉与嗅觉等角度渲染出闲适雅寂的石湖风景。【总结归纳】这首诗           (或哪一联)描写了            (景、人、事、物),创设了     的意境,表达了诗人的                 (情感、理想、志趣)。(三)鉴赏人物型例3、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寻陆鸿渐不遇皎然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诗中陆鸿渐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作者是从哪了两个方面来刻画这一人物形象的?【考点】考查诗歌的形象的分析【试题解析】对于人物形象的分析,需要根据细节的作者的情感分析概括。解题思路:,分析形象,识别性质;;。格式:通过哪些细节,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常见的概述人物形象的词语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