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文档名称:

室内分布系统改造及集成技术规范.doc

格式:doc   大小:196KB   页数:1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室内分布系统改造及集成技术规范.doc

上传人:柯 2020/4/16 文件大小:19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室内分布系统改造及集成技术规范.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国联通湖南2012年度室内分布系统改造及集成技术规范书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湖南省分公司二〇、室内分布系统整体要求 2(一)总则 2(二)室内分布与室外大网的关系 2(三)技术指标 3(四)室内信号电平的外泄 4二、工程界面 4三、室内分布集成 5(一)物业协调 5(二)勘测 6(三)集成标准 7四、室内分布系统开通测试、优化及验收 13(一)设备通电前检查 13(二)信号源及系统参数检查 13(三)开通测试与工程优化 13(四)、验收 15五、技术建议书 16六、工程服务要求 16七、售后服务 、室内分布系统整体要求(一):信号源、多频段合路器、信号分布系统三个部分。,并考虑室内、室外网络协调发展。应根据用户预测结果对基站进行配置,并随着用户发展及时增加基站配置或增加基站小区并调整室分结构,以满足室内容量需求。。对于新建室内分布系统与原GSM室内分布系统改造,必须满足GSM与WCDMA、WIFI业务发展需要。,避免信号外泄;避免与室外信号过多切换,避免室外基站布局过多调整。,以利于择优选型及统一维护。,工程实施容易,不影响目标建筑物原有结构与装修。,方便后续维护调整。(二)室内分布与室外大网关系室内分布系统,作为室外基站一个有效补充手段,普遍应用于各大中城市重点建筑物室内深度覆盖,日益成为整个网络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室内分布系统设计,必须从整个大网层面来考虑,而非楼宇单点设计考虑,从而保证用户网络体验始终如一;必须按照室内、室外一张网思路进行整体、协调规划。特别是3G无线网络,室内与室外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补充有机整体,必须对二者覆盖与容量进行统一协调规划。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小功率、多天线”分布方式,使话音业务与数据业务都得到良好覆盖。在整个覆盖区达到比较高速速率,可以防止由于室内覆盖信号泄露造成对大网干扰。,对大网无线指标会产生影响,因此在密集城区不采用这种方式。,合理控制室内分布系统向室外信号泄漏。避免对室外基站小区信号形成干扰,避免不必要室内外切换,使网络服务质量下降。,但又有必要建设室内覆盖,考虑到软切换,不宜采用微蜂窝基站,宜采用直放站作为信号源。(VT业务)比GSM900MHz弱大约5dB。所以,按照GSM900连续覆盖布局室外网络中,部分可基本满足GSM900覆盖但仍可能需要单独为WCDMA建设室内覆盖系统,该类WCDMA室内覆盖系统可共址建设DCS1800室内覆盖系统。,所以,如果室外网络站点布局按照DCS1800连续覆盖设计,则从覆盖角度考虑,WCDMA与2G网络室内覆盖系统需求是相同(即只需要在建设2G室内覆盖系统楼宇中建设3G室内分布系统)。;在GSM容量需求较大城市,根据实际容量与覆盖需求情况,选择将DCS1800建设成为连续覆盖主要承载网;在该基础上共址布局建设WCDMA室外基站,形成较好基本覆盖;再在该基础上选择建设WCDMA室内分布系统。,共址建设WCDMA室外基站后,如果仅对WCDMA存在少量大中型建筑物室内深度覆盖不足,而GSM可以实现基本覆盖,则可以为WCDMA单独建设室内分布系统。,与DCS1800接近,所以如果WCDMA网络与GSM共址建设室外站点,则都需要考虑与GSM现有室内分布系统共址建设WCDMA室内分布系统;为WCDMA新建室内分布系统,也可以根据目标区域内GSM容量需求,选择共址建设GSM或DCS1800室内分布系统。(三)(1)移动用户忙时话务量根据各地情况取定;(2)无线信道呼损率取定为2%;(3)干扰保护比:同频干扰保护比:C/I≥12dB(不开跳频)C/I≥9dB(开跳频)邻频干扰保护比:200KHz邻频干扰保护比:C/I≥-6dB400KHz邻频干扰保护比:C/I≥-38dB(4)无线覆盖区内可接通率:要求在无线覆盖区内95%位置,99%时间移动台可接入网络;(5)无线覆盖边缘场强:95%区域室内≥-85dBm,其他区域(地下室、停车场及电梯)≥-90dBm;(6)在基站接收端位置收到上行噪声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