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余额宝“取缔”之争.docx

格式:docx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余额宝“取缔”之争.docx

上传人:chuandao1680 2016/3/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余额宝“取缔”之争.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余额宝“取缔”之争近日, 央视评论员发表了题为“取缔余额宝”的博文引发了市场各界的热议, 而一场围绕余额宝去留的争论也就此展开。博主认为:“余额宝哪里只是冲击银行?它所冲击的是中国全社会的融资成本,冲击的是整个中国的经济安全。”;“余额宝是趴在银行身上的‘吸血鬼’,典型的‘金融寄生虫’。它们并未创造价值, 而是通过拉高全社会的经济成本并从中渔利。它们通过向公众输送一点点蝇头小利,为自己赢得了巨额利润,同时让全社会为之买单。”;“因为它严重干扰了利率市场, 严重干扰银行流动性, 严重拉高实业企业融资成本, 从而加剧金融和实业之间的恶性循环,严重威胁中国的金融安全和经济安全。”……余额宝方面则回应:“中国货币市场基金总规模与居民存款和全部人民币存款总额相比, 规模仍然非常小,难以对市场整体利率水平产生巨大的影响,更不会‘干扰利率市场’。”; “余额宝是市场利率的跟随者,而不是决定者。”……余额宝为什么会成功? 余额宝服务是将基金公司的基金直销系统内置到支付宝网站中,用户将资金转入余额宝, 实际上是进行货币基金的购买, 相应资金均由基金公司进行管理, 余额宝的收益也不是“利息”, 而是用户购买货币基金的收益, 用户如果选择使用余额宝内的资金进行购物支付, 则相当于赎回货币基金。整个流程就跟给支付宝充值、提现或购物支付一样简单。从余额宝的运作模式来说, 其本质是将大量客户的小额资金集中起来, 再以协议存款的形式, 高息转手给需要资金的银行。而这种模式与早已有之的公募基金、银行理财等投资产品都是一脉相承的。与那些“前辈”产品相比, 余额宝具有变现灵活、收益稳定、投资门槛低等特点。从已有的数据来看,余额宝的平均年化收益率稳定在 4% 以上,最高接近 7% ,是活期存款( % )的十多倍。因此,余额宝一经问世,便被奉为“屌丝理财神器”。东方证券的研究报告指出, 中国当前的存款成本明显低于货币市场基金的收益率, 特别是活期存款将是利率市场化最重要的冲击对象。而类余额宝产品的重要突破在于, 实现了货币市场基金与互联网人气入口这一强势渠道的结合,从而大幅降低了客户购买的隐性成本。这就形成了存款利率市场化的倒逼机制。商业银行如何应对“余额宝们”的挑战? 随着类余额宝产品的盛行, 中资银行当前垄断利差的最大来源, 即活期存款, 将开始面临越来越大的分流压力。根据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首月,金融机构存款净流失 940 0 多亿元; 而另一边, 由于春节效应, 余额宝规模一举突破 4000 亿元。两者形成了鲜明对比。面对各类“宝”的冲击和储户存款不断搬家的现实, 商业银行只有两个选择, 一是继续维持垄断性利差而坐视活期存款不断流失, 二是为了遏制存款的流失而主动推动存款利率市场化。新年伊始, 银行版余额宝也终于现身江湖。交通银行先后携手交银施罗德与易方达基金推出了“货币基金实时提现”业务; 工商银行浙江分行联合工银瑞信推出了“天天益”快速赎回业务; 中国银行则成立了中银“活期宝”, 上线首日的 7 日年化收益率为 %; 而建设银行也正在筹备代销渠道 T+0 业务的上线。银行全面反击“余额宝”的大幕已经拉开。然而, 银行对类余额宝产品其实存有非常纠结的心态, 一方面,“余额宝们”来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