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角的初步认识》说课.doc

格式:doc   大小:36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角的初步认识》说课.doc

上传人:zbfc1172 2020/4/16 文件大小:3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角的初步认识》说课.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说教材】《角的初步认识》这节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学****的平面图形。角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本节课通过让学生找、指、折、做、画等活动,初步认识角,了解角的基本特征,会用尺子画角,并初步了解角是有大有小的。学生熟练掌握这部分内容,为以后进一步学****角的其它知识奠定了基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使学生初步学会画角,初步感知角有大有小。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3、情感目标:让学生知道生活中许多物体表面都有角,了解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从而养成良好的学********惯。【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掌握画角的方法,使学生通过直观演示,初步感知角有大有小。【教、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大三角板、小棒等学具:三角板、圆形纸片、硬纸条、小棒、绳子、图钉等【说教法、学法】角的认识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角,这节课运用了观察、操作、演示、自学讨论等方法,充分遵循了感知→表象→概念这一认知规律,我采取了找一找、看一看、摸一摸、折一折、做一做、画一画、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等方法,使学生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形成的能力。让学生在动手中思维、在观察中分析,调动他们的学****兴趣,做到教法、学法的最优结合。【说教学过程】活动五:体验感悟,画角。(媒体应用)屏幕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的平面图。引导学生回顾复****依次回答出各个图形的名称。接着我指着三角形说,早晨上学的时候,粗心的“小马虎”却把一条边忘在了家里,(媒体应用)〈计算机将三角形的一条边移走〉大家看这还是一个三角形吗?——不是。这就是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来认识的——角。然后指着角问:关于角你都知道些什么呢?揭示课题:角的初步认识〈板书课题〉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在上课前10—15分钟的注意力是最集中的,所以导入这个环节我尽量简化,开门见山,但又明确了学****目标,直入课题。(二)引导探究,构建新知。在这一环节里我安排了五个活动。活动一:联系实际,找角。首先出示39页例1,让学生找角,由于这些实物都是学生平时经常见到的,学生对角也有一些感性认识,所以很容易找到角,然后把三个物体隐藏,出现三个角,这时告诉学生,这就是我们今天认识的新朋友。这样设计的目的便于学生观察、感受、抽象角。接着出示38页主题图,让学生从图中发现角,学生边汇报,课件边闪动角,采用演示法使学生直观、清晰地看到生活中许多物体上有角,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活动二:初步感知,指角。让学生摸自己的三角板上的角,看看有什么发现。然后让学生用三角板上的任意一个角的顶点扎扎手心,感知角的顶点是尖尖的;摸一摸角的两条边,感知角的两条边是直直的。从而揭示了角的本质属性。然后在屏幕上出示一个角并揭示角的各部分名称。自然地从生活中的角过度到数学中的角,逐步使学生建立正确的表象。接着出示从例1三个实物中抽象出的三个角,让学生分别指出角的各部分名称,然后出示练****八的第1题,通过让学生辨别真假角,是角的,就让它进入小房子里,不是角的就让它站住。通过这道有趣的判断题,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判断能力。活动三:小组合作,折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