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颈动脉注射瑞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doc

格式:doc   大小:67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颈动脉注射瑞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doc

上传人:小雄 2020/4/18 文件大小:6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颈动脉注射瑞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颈动脉注射瑞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颈内动脉注射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瑞替普酶10x106U,进行患侧颈动脉推注溶栓治疗。分别对治疗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定,观察治疗前后2组总有效率、显效率。结果两组比较,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总有效率、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结论颈动脉小剂量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关键词】颈动脉;瑞替普酶;溶栓;急性脑梗死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脑血管病患者越来越多,全国大约有550万例,其中3/4是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即脑梗死。脑梗死是神经科常见病,多发病,致死率和致残率极高,且易复发,已成为严重的医学和公共卫生问题[1]。溶栓疗法是目前国内外急性脑梗死早期治疗的研究热点之一,但由于病例选取、用药时机以及给药方法不同,疗效各有差异。为探讨一种有效的治疗途径,笔者做以下临床研究。,随机分为瑞替普酶动脉灌注治疗组和静脉常规溶栓治疗组各30例。所有病例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标准[1],年龄42-75岁,颅脑CT排除脑出血,无明显新鲜梗死灶,临床确诊为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无血液病及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颈部血管彩超提示颈动脉无明显狭窄,签手术同意协议书。治疗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44-73岁,平均(±)岁。高血压病史28例,糖尿病病史9例,冠心病病史9例,卒中病史8例。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参照CSS标准):中度(16-30分)24例,重度(31-45分)6例。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42-75岁,平均(±)岁。高血压病史27例,糖尿病病史11例,冠心病病史8例,卒中病史9例。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中度23例,重度7例。,置注射器内,;患者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肩下垫枕,充分暴露颈部,,常规消毒,戴手套,,见有血液喷出即示成功。然后将瑞替普酶注入,拔出针头,局部按压20min,同时常规治疗。对照组应用瑞替普酶10x106U静脉推注(时间不少于2min),30min后重复上述剂量。两组患者同时给予扩张血管、抗凝、改善微循环或活血化淤中药、对症治疗等。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2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1、3、7、14天进行评定。疗效评定分:基本痊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0%~100%;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变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恶化:治疗后评分>治疗前;死亡;②实验室指标:(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纤维蛋白原(FIB)含量。(x±s)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