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篇一:每年五月初五为端午节每年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因农历五月正是仲夏疫病流行的季节,蚊蝇孳生,百虫活跃,也被称为“恶月”或“百毒月”,所以在古代,端午节也是全民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长寿的“卫生节”。告诉大家“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比如吃粽子,挂菖蒲、蒿草、艾叶,喝雄黄酒、五加酒……几乎每个习俗里都可以找到健康根源。”,下面就解读一下端午饮食文化中蕴含的健康密码。每年到端午节这一天,人们都有吃粽子的习俗。相传它起源于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五月初五投汨罗江殉国,以寄托对这位爱国诗人的哀思。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国人到五月初五食粽子的习俗。端午节后,气候一下子变得潮热难耐,人们普遍会有“浮火”,食欲不佳,此时吃粽子,是适应时节的需求,确实是药食同源的解暑良“药”。袅袅青烟,粽叶飘香,粽叶:一般是包裹粽子“外在”所需的原料,一般有荷叶、假黄梨叶和竹叶3种可供选择。荷叶清香,能降血压和泻水;假黄梨叶有去外感和清凉的功效,竹叶则能清热和消暑。制作粽子主要材料: 糯米:糯米味甘性平,入脾、胃、肺经,有益气健脾糯米跟稻米的营养价值基本上是一样的,含丰富淀粉质和维他命B,只不过糯米粘性较高,较难消化。然而,少量糯米能补益内脏和暖胃,适合寒底的人食用,多吃有碍消化和血气运行。花生:含蛋白质,维他命B和维他命E,但含油量高,多吃易肥胖。咸蛋黄:营养价值相当高,含丰富蛋白质、维他命B2;其胆固醇含量相当高。咸蛋黄属腌制食物,盐分过高,会影响心脏机能,故不宜多吃。绿豆和红豆:绿豆和红豆含高蛋白质,淀粉,矿物质、磷、锌、镁、钙和钾。绿豆清热解毒,性寒凉,多吃会过于寒凉,红豆有助脾胃和消化。食用粽子的注意事项: 一、粽子一定要熟透了才吃煮粽子在水开了之后要用小火慢熬,等到真正熟透之后方可食用。因为粽子的主要材料是糯米,糯米没蒸熟的话不仅味道口感不佳,而且会对肠胃产生严重负担,容易造成肠胃炎。所以煮粽子要耐心等待,熟透了的粽子才会香醇软糯。二、吃粽子时不能狼吞虎咽每年都有一些人因为吃粽子吃得太快或太多产生消化不良等反应,尤其是消化能力较差的人群。为了防止这类事件的发生,在吃粽子时,最好佐以汤或茶,一边细嚼慢咽的品尝粽子,这样有助于吞咽和消化。而且粽子一次吃一个最适宜,千万别吃太多。三、不吃储存太久的粽子在超市买的粽子千万要看清保质期,千万不要因为节省而不甘心丢掉上一年端午节剩下的粽子,即使包装未开封,一旦过了保质期就必须扔掉。自家制作的粽子未经过真空处理则更需要及时吃掉,贮存在冰箱中也最多不要超过4天,真空包装的粽子,其保质期一般是180天。四、以下3种人切忌吃粽子 1、心血管病患者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的人吃多了,可增加血液黏稠度,影响血液循环,加重心脏负担和缺血程度,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塞。 2、胃肠道病患者:粽子蒸熟后会释放出一种胶性物质,吃后会增加消化酶的负荷。粽子中的糯米性温滞气,含植物纤维既多又长,吃多了会加重胃肠负担。患胃病及十二指肠溃疡病人若贪吃粽子,很有可能造成溃疡穿孔、出血,使病情加重。 3、糖尿病患者:粽子中常有含糖量很高的红枣、豆沙等,吃时通常还要加糖拌和,如果不加节制,就会损害胰岛功能,引起患者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加重病情,甚至出现昏迷、中毒,抢救不及时会有生命危险。所以,健康小天使提醒您以上人千万不可随性而吃,每次至多一个。吃粽子配什么茶? 油粽子:食用特别油的粽子,如鲜肉、火腿、香肠等,相配的茶有普洱茶、菊花茶、六堡(黑茶)、乌龙茶,它们可以去除口感上的油腻,清理肠胃,减少肠胃“负担”。食用甜粽子,如红枣粽、栗子粽等,可选择清淡的绿茶和薄荷茶,它们能增进葡萄糖的代谢,不让过多的糖分停留在体内。碱水粽:因没有馅料,全是糯米制成,口感比较清香。而花茶性微温,口味鲜爽,搭配白粽一起饮用,能衬出花茶的香气,还不失粽子原有的清香。消化茶:陈皮二钱、麦芽二钱、佛手柑三钱、山楂三钱、乌梅一钱、甘草一钱半,煮约一公升的开水,当养生茶饮用。改善消化首推麦芽水、白萝卜或白萝卜水,它们都是具有利食破积作用的食物,吃粽子的时候做搭档,可以促进消化。还有,老人和孩子等胃肠功能不好,吃粽子后可能会出现便秘症状,最好搭配着吃些动物血、黑木耳、香蕉、洋葱、土豆、菠菜等,这些食物具有通便功效。端午美食之艾糕:健脾利湿说端午不得不话艾草。中国自古就有端午“悬艾人,戴艾虎,饮艾酒,食艾糕,熏艾叶”的民俗。我载,艾叶味苦辛,性温,归肝、脾、肾经,具有清热解毒、除湿止痒等作用。至今还有“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的谚语。新鲜艾叶做成的艾叶糕对祛除暑热、健脾利湿非常有好处。端午节除了纪念屈原外还要避五毒,即蛇、蜈蚣、蜘蛛、壁虎和蝎子,民间用五种红色的菜象征这五毒的血,吃着这些菜的时候,就会把五毒吓跑了,也就是吃五红,分别是烤鸭、苋菜、咸鸭蛋、龙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