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浅议《诗经》中的恋水情节.doc

格式:doc   大小:22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浅议《诗经》中的恋水情节.doc

上传人:1650986**** 2020/4/19 文件大小:2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浅议《诗经》中的恋水情节.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一说到水,就立即想到了中国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们那些脍炙人口的诗词。苏子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李白的“湖清霜镜晓,涛白雪山来”,清代査慎行的“清泉自爱江湖去,流出红墙便不还”等等。在古代诗词中这种描写水的佳句不胜枚举。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文人对水这一意象如此的情有独钟呢?我想原因之一跟《诗经》中的恋水情节有着莫大的关系。    《诗经》以一首韵律和谐悦耳,感情含蓄婉转的《关雎》开篇,并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起兴。描写了一位男子对一位正在水边采摘荇菜的女子的追慕之情。可谓声情并茂,言有尽而意无穷,令人怕案叫绝。并由此拉开了《诗经》恋水情节的序幕。 《诗经》中关于水描写有很多,如《邶风·柏舟》里的“泛彼柏州,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王风·扬之水》里的“扬之水,不流束薪。彼其之子,不与我戌申。”《秦风·蒹葭》里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周南·汉广》里的“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等等。《诗经》中运用水的意象虽然很多,但是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生活中的水、政治上的水和军事上的水。         生活上的水——水之恋 我们说艺术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而《诗经》在对于日常生活的描写更是具有代表性。用一句很时髦的话讲,我们的《诗经》是接地气的。诗经中的很多诗篇都是记录古代人们劳作、出游、婚恋和宴饮等日常生活的。而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由水反映出来的情感不外乎就是血浓于水的亲情和缠绵悱恻的爱情。 我们首先来看看《诗经》里在亲情诗中的表现形态。《小雅·沔水》“沔彼流水,朝宗于海。鴥彼飞隼,载飞载止。嗟我兄弟,邦人诸友。莫肯念乱,谁无父母。”在国家动乱,政事日非,谣言四起的背景下,既担心丧乱殃及父母,也担心兄弟朋友遭谗受害,对作乱之徒充满了憎恨。《郑风·扬之水》“扬之水,不流束薪。终鲜兄弟,维予二人。无信人之言,人实不信。”写的是当亲情受到外人的离间时,他们苦口婆心的规劝。把兄弟之情比喻成绑在一起的薪条,是激扬的流水冲不开的。《邶风·泉水》“毖彼泉水,亦流于淇。有怀于卫,靡日不思。”用泉水流入淇水起兴,委婉道出自己归宁的念头。“出宿于泲,饮饯于祢,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问我诸姑,遂及伯姊。”写作者欲归不得,却去设想当初出嫁适卫之时与家人饮饯诀别的情景。如今物换星移,寒暑数易,家人近况无由获知,颇令自己牵挂,归宁的念头更加坚定笃实。 《诗经》中水在爱情诗中的表现形态更为丰富。我们把它再细分为三类: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水是爱情的背景,水是爱情的见证。在《邶风·北风》有这样的描述“北风其凉,雨雪其雱。惠而好我,携手同行。其虚其邪?既亟只且!”意思是北风呼呼透骨凉,大雪飘飘白茫茫。你若是真心爱我,无论雨打风吹我都与你同归。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爱情的伟大力量可以不用理会外在的因素。这又何尝不与秦观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遥相呼应。我们再来看看《鄘风·桑中》的描述“爰采葑矣?沬之东矣。云谁之思?美孟庸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意思是到哪里去采摘芜菁呢?就在沬邑的东边。我在思念谁呢?是那美丽动人的孟庸。约我来到桑林中,邀请我来到欢会的祠庙,送别我在那淇水之上。如此直白,如此奔放,如此炽烈的爱情,恐怕在现在也为数不多。诗中提到的淇水与沫水俨然成了这对青年男女爱情的见证。《诗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