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某大厦计算机网络系统.doc

格式:doc   大小:139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某大厦计算机网络系统.doc

上传人:柯 2020/4/19 文件大小:13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某大厦计算机网络系统.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一章计算机网络系统概述长春××大厦计算机网络系统(以下简称××大厦网络)作为长春××大厦3A智能化系统核心骨干支持架构,担负着为业务办公系统(OA)、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BA)以及通信自动化系统(CA)运作提供一个可靠、稳定网络环境重要任务。××大厦网络系统从拓扑结构上分成网络平台、系统主机以及软件平台三大部分组成。在网络平台局域网设计中我们采用了Cisco3524XL交换机冗余作为网络核心交换层,桌面接入交换机也采用Cisco3524XL交换机并加上堆叠模块,为每个桌面提供100Mbps全交换连接。在广域网接入部分,我们通过采用Cisco2621路由器来实现区院网络远程接入、远程控制管理、出口,同时配置了IOS内置防火墙来加强安全防护。系统主机包括数据库主机与靠性与安全性方面性能卓越HP服务器作为业务办公数据库主机。同时为了保证服务器可靠性,我们将两台HP服务器实现双机容错。在软件平台方面,我们采用目前流行Windows2000Server网络操作系统作为系统软件平台,同时采用MSSQLServer2000作为数据库系统,采用MSExchange2000作为电子邮件系统,这些软件产品都是美国微软公司出品,能够很好融合在一起。下面我们将从系统规划、系统设计、设备选型等三个方面来进行详细阐述一、系统总体规划1、设计目标为大厦中各个楼层、写字间办公自动化以及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BMS系统中各子系统提供一个安全稳定可靠运行控制与集成管理核心网络环境;根据实际需要提供不同网络接入方式与速率,以实现用户对数据、图象、声音等信息高效处理;预留广域网接口,接入,为与外界信息交流与事务协作创造良好信息通路,并提供提供远程接入与管理控制以及移动办公服务接口;提供丰富网络服务,实现广泛软件、硬件资源共享,避免重复投资,发挥系统最大效益;主机系统应具有高度可靠性,能7x24小时不间断工作,并有容错措施;还应具备很高安全性,以保证网络中机密数据合法访问;具有广泛软件支持,软件兼容性好,并支持多种传输协议;主机系统应享有较好性价比与较低总拥有成本,并具有良好向后扩展能力与一定先进性;主机系统应易于使用与维护;所有网络设备都具备高性能,应有足够吞吐量;应考虑容错技术实现高可靠性。2、设计原则1)安全性与可靠性:整个系统必须具有高度安全性、可靠性与稳定性;2)成熟性与先进性:应采用被实践证明为技术成熟且领先技术设备,最大限度地满足现在业务与未来发展需求;开放性与可扩展性:应考虑未来发展需要,使系统与未来扩展设备具有互联性与互操作性,又便于升级、换代,使整个系统可以随着科学技术发展与进步,不断得到充实、完善、改进与提高,并且能很方便地融于全球信息网络中;集成性与可管理性:充分考虑系统所涉及各子系统集成与信息共享,保证系统总体上先进性与合理性,采用集中管理、操作与分散控制模式;经济性:系统应具有较高性能价格比。3、系统结构我们将××大厦计算机网络系统分为网络平台、系统主机、软件平台三个组成部分,其中核心网络由主干交换机组(核心层)与桌面接入交换机群(访问层)、路由器(边缘层)构成,并在逻辑上通过VLAN(虚拟专用子网)技术根据功能划分为业务办公网、智能楼宇网以及广域网三个子网;系统主机包括业务办公数据库主机、业务办公应用软件主机以及楼宇智能服务器;软件平台包括网络操作系统、业务应用软件、数据库系统、BA应用管理软件等。网络平台设计××大厦计算机网络系统做为一个3A智能化系统网络基础,实际上由局域网与广域网两部分组成,下面我们对这两部分做具体详细设计。1、局域网设计1)主流网络结构概述及技术剖析目前在局域网组网技术中比较成熟与应用较多技术有以下几方面网络类型::10M、100M、千兆以太网,ATM:25M、155M、622M、,DDN:64K、128K、1M、2M,:64KFDDI:100M面临淘汰。在端口数据分配上也分为共享式与交换式,在以上几个方面中网络类型选择是关键,目前主要技术之争是发生在以太网与ATM之间,这两种技术各有短长,我们在下面进行具体阐述并作出选择。以太网与快速以太网快速以太网实际上是10Mbps以太网100Mbps版本,所以它运行速度要比10Mbps以太网快十倍。在用户已经很熟悉传统以太网情况下,快速以太网相对其他高速网络技术更容易被掌握与接受,它可以应用在共享式与主干环境下,提供高带宽共享式网络或主干连接,同时也可以应用在交换式环境下,提供优异服务质量(QoS)。快速以太网与传统以太网技术相似,毋庸赘言,此外它还具备以下优点:①快速以太网与普通以太网同样遵循CSMA/CD协议,现有10BaseT网络设备可以相当简便地升级到快速以太网,保护用户原有投资,与其它新型网络技术相比,更方便地使现有10MbpsLAN无缝连接到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