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战国争雄教案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24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战国争雄教案设计.doc

上传人:dsjy2351 2020/4/19 文件大小: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战国争雄教案设计.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南康三中钟玲教学环节设计思想和要点(一)讲成语,激发学生兴趣一、激趣导入(二)明要点,确定学****方向(一)朗读,理清教材二、识记要点(二)看图,发现问题(三)讨论,把握重点(四)讲解,突破难点三、讨论探究课堂辩论——培养学生能力(一)再次明确要点,学生出题四、巩固知识(二)巩固本堂知识,学生自测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一)讲成语,激发学生兴趣同学们,在上一节课里我们学****了很多春秋时期的成语,像“退避三舍”、“一鸣惊人”、“卧薪尝胆”等。今天我们将了解到更多的成语,如“围魏救赵”、“纸上谈兵”、“负荆请罪”等,让我们一起来发掘这些成语里面隐藏的精彩故事。(二)明要点,确定学****方向——多媒体展示本课学****要点要点如下:一、识记与理解1、记住战国时期的起止时间,记住“战国七雄”。2、理解战国战争的特点及其影响。3、了解“合纵”和“连横”的含义及重要表现。二、能力与方法通过对七国关系及战国时期战争、外交特点的分析,培养和提高分析能力。二、识记要点(一)、朗读,理清教材1、课件显示标题——“战国七雄”2、学生阅读教材第一段并思考:(多媒体展示问题)——(1)战国时期周王的地位怎么样?(2)为什么诸侯国会越来越少?3、学生回答,老师小结:“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亦”,由此可见周王的地位已无足轻重,统一的趋势日渐明显。(二)看图,发现问题1、老师提问:同学们仔细对比春秋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发现有什么明显的不同吗?2、学生提问:为什么晋国没有称雄?3、教师讲述:七国中,齐楚秦燕,大家已经熟悉,春秋时期的晋国在战国地图上已经消失,代之而起的是韩、赵、魏三个诸侯国。原来晋国已经被它的三家大夫韩氏、赵氏、魏氏瓜分,一分为三,形成了韩、赵、魏三个诸侯国。历史上把这件事叫做“三家分晋”。历史上把这七个强国并称为战国七雄,七雄并立是战国期的基本形势。4、多媒体展示“战国七雄简表”——学生认真观察课件投影,了解七国及其地理方位:齐国在东,楚国在南,秦国在西,燕国在北,韩、赵、魏三国在中间。——老师看图讲解,辅之顺口溜“齐楚秦燕韩赵魏,东南西北到中间”,指导学生掌握记忆方法。(三)讨论,把握重点1、课件显示标题——战国时期的战争2、学生阅读教材——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战争的特点——学生发言,归纳要点——教师补充,并重点对谋略和兵器进行讲解。3、课件展示——战争特点(1)战争技术、手段的发展。(包括武器的改进、军队构成的变化、攻防技术的提高等)兵器(青铜兵器改进、铁兵器出现)——武器的改进兵种(步兵,骑兵)——军队构成的变化修筑坚固的城防工事——攻防技术的提高(多媒体展示战国时期长城遗址)(2)战争规模的扩大和争夺的激烈。(3)著名战役的发生(围魏救赵,长平之战)(多媒体展示“马陵道古战场”、播放《秦赵长平之战遗址发掘》的短片)(4)重要军事家的涌现(孙膑、白起)——可让学生讲述孙膑的故事(四)讲解,突破难点1、课件显示标题——合纵与连横2、老师讲解,指导学生重点理解什么叫“合纵”,什么叫“连横”。(课件出示“合纵连横”示意图,教师据图讲述):合纵——就是东方六国联合抗秦,(“合众弱以攻一强”)。这种联合从地理位置上来说是从南到北的纵向联合,所以叫做“合纵”。合纵政策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苏秦。苏秦奔走于东方多国之间,身佩六国相印,在他的游说推动下,东方各国一度合纵攻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