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检维修作业安全管理制度一、(抢)修前,车间对检(抢)修作业进行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以及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针对识别出风险与环境因素采取必要控制措施,并制定检(抢)修方案,安环部、生产部、项目部等职能部门对检(抢)修方案进行审批后实施。2各单位在实施各类安全作业时,为确保作业安全,必须配备专人监护。3各车间负责设立现场检修办公联络处、职能部门管理人员、车间专业管理人员、监护人、化验剖析人员、装置电气工作人员等必须在检修办公联络处集中办公,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4现场作业前,作业所在单位人员与施工人员进行以下方面现场交底:1)施工项目具体内容;2)装置、设备生产特点与QHS要求;3)周围环境与作业对象潜在危险与应急措施;4)确定具体工作位置。5作业所在单位负责检查安全消防设施,使消防水源、水量、水压、消防器材处于正常备用状态。施工现场通道与消防道路要符合《厂区设备检修作业安全规程》有关规定,畅通无阻,进入生产装置施工车辆,应按规定路线与速度行驶,按指定位置停放。6对施工人员要求1)承包施工方按有关规定,编制施工方案,经审批后实施。2)在施工前,施工人员必须经过QHS教育,方可施工。3)施工人员在施工作业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及《化工检修现场安全管理检查标准》等文件要求。4)在施工作业过程中甲乙双方交底一定要清楚,外来施工单位必须按甲方代表现场交底施工要求施工,不得损坏仪表管线与电缆线等设施。5)施工人员进入作业区应持有进入该区作业相应作业许可证,作业许可证要使用票证夹。6)现场施工人员必须按作业票证中规定管理规定进行确认。7现场作业保护着装要求1)施工人员进入生产、检修、施工现场作业,必须穿戴好所需劳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劳动鞋、工作服。不得穿露头鞋或拖鞋,戴安全帽必须要系好帽带,不准穿短袖及其它不符合安全要求工作装与易产生静电服装。2)架子工及登高作业不得穿硬底鞋,高空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3)凡进入有毒有害物质场所,根据有毒有害气体种类与浓度,必须选择佩戴合适防护器具。4)凡进入高电压场所,必须根据电压高低选择适当绝缘防护用品并穿戴好绝缘手套、绝缘鞋等。5)凡进入酸碱及含腐蚀性物质场所作业,必须穿戴防护服、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8防火要求1)生产装置区均为防火区域,严禁携带各类火种、引火物、易燃易爆与有毒物品进入防火区域。施工检修、抢修作业中需用火种,必须经施工管理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进入现场。2)施工人员严禁使用汽油及各种有机溶剂擦洗各类设备、机件、衣服、地板、门窗等,也不得用柴油以及其它轻质油品搞设备卫生,擦洗高温管线上油污。3)施工检(抢)修人员不得在生产装置与罐区机房、泵房、采样口等处罐装液化气、汽油、石脑油与其它溶剂等。4)在易燃易爆区域内,严禁用黑色金属器具敲打物件。5)各种机动车辆进入施工作业区域,必须装有合格阻火器,必须到安全保卫6)施工人员、检(抢)修人员不得擅自开启各类阀门(事故状态下,消防水阀除外),确属施工需要,必须经过生产车间同意,车间派人配合。7)各种消防器材、设施、工具不得用于与消防无关用途,非消防用水未经生产部与消防队批准,不准私自开启消火栓用水。8)在检(抢)修作业施工过程中发现着火或管线、设备泄漏以及跑油、气等事故时,要及时向车间、调度、安全保卫部报告,也可直接拨打公司火警电话。9设备检(抢)修作业必须按规定办理“设备检修作业许可证”,严格履行审批手续,具体执行《厂区设备检修作业安全规程》、《化工检修现场安全管理检查标准》有关要求。10设备检修完毕后由检修单位会同设备所在单位与施工主管部门,对检修设备进行单体与联动试车,验收交接。11直接作业前,必须对作业现场环境进行危害识别。由申请单位组织作业施工单位、作业所在单位相关人员进行风险剖析,辨识作业活动中风险,制定相应控制与预防措施,办理相关作业许可证。必要时召集施工作业主管部门、相关职能部门参与风险剖析,并将识别情况记入作业许可证相关栏内,若内容较多,可附“工作危害剖析记录表”。序号主要安全措施1检修前,检修负责人应详细检查并确认工艺处理合格、盲板加堵准确等情况,每次作业前,必须按要求对现场进行检查,确认条件许可后方可作业。2大中修、项目在制定施工方案同时,必须认真制定安全技术措施,车间、设备、技术等部门同意后,安全管理部门审批。特别重大检修项目或危险性较大抢修项目,其检修方案与安全技术措施经安全管理部门审查后,需经公司领导或总工程师批准。3生产单位要为检修单位创造安全检修条件,没有办完交接手续检修单位,不得任意拆卸设备、管道。4检修中准备需要防护器具、消防器材。检修区域内,对各种机动车辆进行严格管理。5检修单位要检查用火证等各类作业票证审批内容与落实情况。6凡有两人以上参加检修项目,必须指定一人负责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