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快乐的音乐会》教学设计一、教材(一)教学内容《快乐的音乐会》是人音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音乐教材第三册第三课的表演课。(二)教材分析《快乐的音乐会》是一首活泼欢快,耐人回味的民歌风格的儿童歌曲。歌曲为2/4拍,六声徵调式,一段体的分节歌。这首歌词曲结合紧密,级进、流畅的旋律不时地插入八分、四分休止符,使得旋律收放有度,极尽得意地炫耀了小乐手吹、拉、弹、唱的技巧。(三)教学目标本课的三维目标是:1、认知目标:学唱歌曲,了解歌中小胡琴、小喇叭、小铜鼓的外形及演奏姿势。2、能力目标:(1)能用欢快的情绪,明亮柔和的声音,完整准确地演唱歌曲。(2)能用自己认识的乐器,大胆的为歌曲编创歌词。3、情感目标:通过学生展示自己编创的歌词,提高学生合作的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能用欢快的情绪,明亮柔和的声音,完整准确地演唱歌曲。(2)了解歌中小胡琴、小喇叭、小铜鼓的外形及演奏姿势。2、教学难点:(1)准确掌握歌中节奏。(2)能用自己认识的乐器,大胆的为歌曲编创歌词。二、教学设计理念本教学设计以“创新、探索”为主题,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开发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培养学生能力为重点,提高素质为宗旨。三、教法、学法(一)教法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的感知、感受和体验,学生做了学习的主人。据此,本堂课我采用了情景导入、游戏、听唱、表演等方法进行教学。做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让技术训练渗透艺术感受中,贯穿音乐实践中。(二)学法针对二年级学生好模仿,好动,对音乐有浓厚的兴趣,喜欢表演的特点。在课堂中我让学生主动探究新知,学唱新歌,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让学生通过听、说、读、唱、编、演等多项活动使音乐知识形象化。四、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中需要用到的教具有电子琴、动物头饰、多媒体课件等。五、教学过程师:能和同学们一起上课真高兴!你们表现的真棒!看我给你们带来了什么?(播放动物音乐会视频。)同学们看到了些什么?(学生自由回答)哦,原来是动物王国正在举行音乐会呢。你们看,国王还给我们发了请帖,邀请了我们一起去参加,大家想去吗?(学生自由回答)。(一)节奏训练为打开王国的大门一起敲门2/4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0咚|咚0||2/4狮子国王|我们来了|快把0门|开0||师:恭喜大家顺利敲开了大门,我们快进去吧。(二)学唱歌曲1、初听歌曲录音,学生回答。2、认识小胡琴、小喇叭、小铜鼓,并做各种乐器的演奏姿势。师:国王听了很满意,但他还想再考考你们,看谁能说说歌曲中的三种乐器分别发出了那些声音。3、再听录音范唱,边听边做相关乐器的演奏姿势。听完后让学生模仿三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师:国王觉得要是能把这些乐器的声音用一定的节奏说出来才好呢!4、学生边读边做出演奏各种乐器的姿势5、分组完整地朗读歌词。师:你们读得太好了,小动物都来凑热闹了。大家说说小狗、小猫都跟着做了些什么?6、学生汇报。师:国王对你们的表现很期待,但音乐会还有很多事情等着他去处理,他让我们自己学会这首歌曲后一起加入到快乐的音乐会中去。下面我们就赶快来学唱这首歌曲吧。7、师有感情的跟着伴奏范唱。学生认真听后评价老师唱得怎么样。8、分段学唱歌曲。(1)学生用“啦”跟钢琴伴奏唱歌曲旋律。(3)完整的跟琴唱歌曲第一段。(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