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十八集电视连续剧《彭雪枫》分集介绍第一集1937年,毛泽东根据全国抗日形势,派彭雪枫为党中央的特使,前去太原做阎锡山的统战工作,争取他早日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将军不辱使命,在这个在危险四伏、明争暗斗的狼窝虎穴中,他机智巧妙,从容不迫,寻找到打开阎锡山心灵防线的突破口。红军此时希望在山西太原设立秘密电台,阎锡山却老奸巨滑,故意拖延不办,只愿意提供自己电台给彭雪枫使用,而且还经常更改波段,造成太原我方和延安联络不畅。彭雪枫利用阎锡山“三个鸡蛋上跳舞,谁也不得罪”的心理矛盾,巧设妙计,促使阎锡山同意开设八路军独立电台。第二集西安事变爆发。彭雪枫按照毛泽东和党中央指示,向阎锡山转交信件时,阐述了中共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真诚愿望,给阎锡山留下深刻的影响。终于使阎锡山由反对到中立,由中立转变到基本合作的立场上来。彭雪枫又以理据争,多次谈判,促成阎锡山同意八路军从韩城东渡黄河挺进山西,并且提供了安全的线路。党中央制定的抗日战略大局在彭雪枫不解的努力中成为现实。第三集八路军进山西后,取得了平型关大捷,彭雪枫充分发挥八路军办事处的优势,在太原大量地宣传共产党抗日主张,八路军这支抗日部队逐渐为广大山西人民所认识。在太原即将失守的前夜,彭雪枫陪同周恩来,率领八路军办事处的同志们从容不迫最后撤离生活工作了两年多的太原古城。第四集1938年底,彭雪枫前去武汉参加国民党召开的全根据抗战形势,审时度势制定了新的战略决策。彭雪枫再次接受新的使命,他以中国河南省军事部长身份回河南老家,在河南竹沟,彭雪枫和当地坚持游击战的王国华等人改编新四军第八团,培养抗战骨干,征集新兵,将这个昔日默默无闻的偏远小镇变成了远近闻名的抗战争政治中心。段安团曾经是当地两支土匪队伍,被新四军改编后依然恶习不改,吃喝嫖赌,打家劫舍,不仅破坏了新四军的名声也影响了八团队的整编。彭雪枫出高招,请安段团参加庙会联欢。第五集彭雪枫不发一枪,不伤一人,智取安段团。使得两个团的兵力全部缴械,经过整编整训,思想改造,昔日土匪,成为今日新四军战士,光荣地开赴抗日前线。彭雪枫站在战略高度,建议中央在鄂豫皖大别山一带建立新的八路军后方基地,毛泽东为此欣然。竹沟的抗日形势惊动了蒋介石,他命令驻河南的118团前去竹沟彻查,必要时武力解决。在万分紧急的情况下,是阻击还是欢迎?领导班子里产生分歧。彭雪枫以理服人,统一了大家的思想。智退夏团,避免了一次国共之间的“磨擦”。第六集彭雪枫再次领受新的使命,组建新四军游击支队,并担任司令员兼政委,向东越过新黄河,挺进豫皖苏交界地区建立抗日敌后根据地。东征在即,彭雪枫派出先遣大队;筹划组建了拂晓报社和拂晓剧团,整训部队,深入豫东亲送国民党县长魏凤楼(我党秘密党员)赴鹿邑县上任,以搭建东进的“桥头堡”。彭雪枫送别父亲,带着300多人的部队离开了竹沟,孤军深入,踏上了东进的征途。杜岗村是彭雪枫东进部队落脚的第一站,在这里他与肖望东带领的先遣大队,吴芝圃带领的豫东游击支队胜利会师。三支队伍经过整编,组成了一支兵强马壮的队伍。第七集部队跨过新黄河深入敌后,更加激发了抗日的激情。在窦楼村游击支队遭遇了一个中队的日军,彭雪枫当即决断打这一仗。一场短平快的较量,彭雪枫临危不乱,灵活指挥,打了一个大胜仗,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然而他们东进的“桥头堡”鹿邑县却发生意想不到的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