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1
文档名称:

A 学习笔记.doc

格式:doc   大小:2,798KB   页数:6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A 学习笔记.doc

上传人:2072510724 2020/4/20 文件大小:2.7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A 学习笔记.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网络的定义:一组使用介质(线缆)互连的中间系统(集线器、交换机和路由器等网络设备)以及终端系统(PC和服务器)。workGroupLAN为微软提出,没有中间系统的概念。PhysicalTopologyCategories:Bandwidth:单位时间内可传输的数据量。Delay:帧从网络的一端到另一端所花费的时间。单工线缆:光缆;双工线缆:同轴电缆、双绞线。所有的网络设备都会将收到的所有信号进行放大。集线器工作在以太网下,其提供的为共享带宽,使用半双工模式,其端口的最大带宽为10Mbit/s。集线器为物理层设备,无法识别任何控制信息,转发机制为放大信号+泛洪处理。所有连接集线器的设备同处一个冲突域。冲突域:冲突产生的时候能够接收到冲突碎片的设备的集合,就是冲突域(主要存在于半双工模式下)。以太网采用CSMA/CD来防止产生冲突。令牌环:使用令牌来避免冲突,带宽也只有10M,容错率较低(仅使用一个方向传送信息,当环状网络中一个节点down后,将无法传送数据)。总线型和令牌环为局域网拓扑;星形拓扑既是局域网拓扑,也是广域网拓扑。总线型拓扑为集线器式以太网,星形拓扑为交换机式以太网。PC发送信息时,必须包含两个信息:信息的发送方和接收方以及信息所使用的应用程序。以太网交换机的所有接口都支持全双工。MAC地址表示方式:XX-XX-XX-XX-XX-XX(微软)(cisco)。MAC地址的前24bit为OUI,能确定一个生产厂商,后24bit为厂商自行分配。MAC地址使用CAM表,MAC地址的学****分为static和dynamic两种。交换机能学****源MAC,不能学****目的MAC。Cisco设备的MAC地址表默认agingtime为300秒。交换机收到帧,先根据FCS进行校验,然后放大信号,最后根据源MAC和目的MAC来进行匹配,若不能匹配,则进行泛洪。,。广播地址为目的MAC地址,因此在CAM表中永远无法查到对应的信息,对于这类地址只能泛洪。网段就是广播域,路由器进行网段到网段的转发。交换机隔离冲突域,路由器隔离冲突域和广播域。网桥是基于软件的交换机,一般只有2个端口。LogicalTopologies(可以根据需要省略低一层的设备,下图中Bridge下面省略了一台集线器):网络使用end-to-end通信。OSI的上三层为系统层,下四层为网络层。OSI的服务是下层为上层提供,应用层为应用程序提供服务。OSI七层:应用层主要作为网络服务与应用程序间的一个接口;表示层负责数据转码和代码的格式化(压缩、解压缩、加密和解密等);会话层负责建立、管理和终止会话,提供会话通信的双工模式;传输层将数据分段和重组,并添加控制信息,使用端口号(0-65535)字段来标示唯一的应用程序;网络层基于网络层地址进行不同网络系统间的路径选择;数据链路层使用硬件寻址方式,并提供错误校验;物理层建立、维护和取消物理连接。传输层端口号中1-1023为知名端口号,对应了唯一的固定应用程序;1024-65535为不知名端口号,对应随机的应用程序。TCP协议在建立连接时要协商双方的MSS【MaxitumSegmentSize】(MSS=MTU-IP层报文头部-TCP报文头部),因此TCP数据段在网络层不会被分片(除非出现某些链路支持的MTU值较小);而UDP不存在分片机制,就需要网络层对其超过MTU值的部分进行分片。IPv4中不存在路径MTU,而是在每个网络节点都要识别包头,并根据当前链路来确认是否分片;IPv6中使用路径MTU值只在源和目标进行分段,中间链路将不参与。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DataUnit):物理层的PDU是数据位(bit),数据链路层的PDU是数据帧(frame),网络层的PDU是数据包(packet),传输层的PDU是数据段(segment),其他更高层次的PDU是数据(data)。添加控制信息的行为成为封装(encapsulation),仅限于传输层、网络层和数据链路层。DataEncapsulation:DataDe-Encapsulation:数据传输过程:现网络并未真正使用OSI,而是使用DoD模型的TCP/IP。DoD模型和OSI模型:OSI必须逐层封装,TCP/IP可以跨层封装:L2IPTCPHTTPFCSEIPARPFCSEBPDUFCSApplication: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用来浏览网页,基于TCP端口号80;HTTPS:安全的超文本传输协议,用来安全的浏览网页,基于TCP端口号443;FTP:文件传输协议,用来高速的上传和下载大批量数据文件,基于TCP端口号20、21(20号端口用于控制信息,21号端